-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绿色化学原则.ppt
綠色化學的原則 綠色化學的原則 (2) 綠色化學的原則 (3) 綠色化學 Design Safer Chemicals General Approaches 減少吸收 – 降低效應 Toxic Mechanism Structural Modifications Use of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Some Examples Isosteric Replacements Other Techniques Designing Biodegradable Chemicals Biodegradable Chemicals (2) * * Anastas Warner (1998) 的十二條原則 (化工技術, 9(12), 128, 2001) ? 盡量避免廢棄物的生成, 從源頭防治污染 ? 盡量使得製程中所採用的原料, 進入最終產品之中 ? 盡量使得所使用與產生的物質對人體健康和環境無毒無害 ? 盡量使得產品具有高效的功能與最低的毒性 ? 盡量避免使用溶劑, 分離試劑等助劑, 如不可避免時, 也要選用無毒無害的助劑 管理资源吧(),提供海量管理资料免费下载! 盡量降低製程的能耗, 最好在溫和的溫度與壓力下進行 在技術可行和經濟合理的前提下, 降量採用可再生資源代替消耗性資源 盡量避免使用與產生不必要的衍生物 盡量選用高選擇性的催化劑, 這比使用化學劑量助劑更優越 改用溫和的生物製程 (酵素: 生物觸媒) 進量使產品在其成功終結後, 不會永存於環境中, 要能分解成無害的物質 儘量在製程中即時線上監控, 有可能產生的有害物質,並儘量避免產生這些有害物質 儘量使用與產生可降低意外事故如洩漏, 爆炸,火災等的化學品 Green Chemistry 替代性原料 無毒性/低毒性 替代性溶劑 H2O 新觸媒 更有效率 生物程序 生物觸媒 替代性產品 提升製程效率 藉由分子設計概念, 使用各種合成化學 (organic/ inorganic)得到比較安全的化學品。 早期focus: efficacy of chemicals, i.e. 效用好, 成本低; 如今修正為: 必須注重對環境與與健康安全的影響與衝擊 (or 毒性) Green Chemistry is a source prevention approach; new chemical ? structural design ? safe and efficacious existing chemicals (toxic) ? structural redesign ? safe and efficacious Reducing absorption; Use of toxic mechanism Use of structural-activity relationship Use of isosteric replacement Use of retrometabolic design Identification of equally efficacious, less toxic chemical substitutes Elimination of the need for associated toxic substances ACS, 640, 1996 毒性物質之生物化學: 知其原因, 才有對策 影響吸收的因素: physicochemical factors – molecular size, MW, dissociation constant, solubility, lipophilicity, physical state (G, L or S), particle size; 細胞膜內含有lipid, 所以lipid solubility 在腸胃內吸收角色重要; 表面積(m2) 吸收層厚度(?m) 血流速(L/min) 皮膚 1.8 100-1000 0.5 小腸 200 8-12 1.4 肺部 140 0.2-0.4 5.8 Designing safer chemicals, ACS 640, 1996 Electrophilic chemical substances Electrophilic metabolites (from metabolism) Reactions with nucleophiles With defensive system R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