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病梅馆记
一 教学目标:
(一)了解作者并认识其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残酷摧残人才的痛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强烈愿望;
(二)理解本文内容,体会其“托物言志”的特点。
(三)积累文言词语,并掌握词类活用。
二 教学重点:
了解作者并认识其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残酷摧残人才的痛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强烈愿望;
三 教学难点:
理解本文内容,体会其“托物言志”的特点。
四 教学设计:
(一)布置预习作业:
1.课前复习第十六课词类活用知识。
2.借助工具书,完成思考与练习(三),并疏通文意。
五 教学课时:一课时
六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二)解题
(三)作者简介
(四)检查预习作业
(五)教师设置问题
(六)解读课文
(七)阅读第二段
教师活动
(1)初中时我们曾读过龚自珍的《已亥杂诗》,你们哪一位同学会背啊?
(2)龚自珍再这首诗中发出了怎样的呐喊?
(3)追问: 那么原因是什么呢?
(1)《病馆记》又名《疗梅说》,选自《龚自珍全集》,是一篇政治性的讽刺杂文或政治小品。记”标明文体是小品文或随笔。
(2)“病梅”的“病”十分醒目,请大家说说它的作用?
龚自珍,号定庵,字瑟人,浙江仁和人,是我国晚清时代进步的思想家、文学家和诗人。他的散文大都表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带着批判的眼光,从政治社会的高度来看问题;他的诗词表现对黑暗社会的不满,气势磅礴;是提倡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先驱人物之一,他力主“更法”,废科举,重真才,但一再受保守势力的排挤打击,被迫回乡。本文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写就的。
如学生尚未掌握词类活用知识,可进行课外补充训练
(1) 未可明召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
(2) 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1)问: 在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中对梅有怎样的美称?
(2)明确:梅迎寒而开,绝俗美丽,又坚忍不拔,固常用它来喻人,这种方法是什么呢?
(3)联系“简介”,理解“梅”与“病梅”的比喻意义。
(4)“病梅”的特点是什么?
(5)形成这种特点是外力所致,那么这种外力是谁造成的?细读课文第一段。 追问: 作者是怎样写文人画士?那么,这种心理状态表明怎样一种内心? 他们不能“明召大号”,但怎么会有人明白他们的心思呢?
他最终的目的是什么呢?他们怎样来绳梅的?这三个字表现了统治者对梅对人才的狠毒凶残的摧残。
教师小结:作者满怀愤怒,无情痛斥清朝封建统治者的罪恶。
面对“江浙之梅皆病”的社会现象,作者的表现是什么?那些字表名了作者疗梅的行动?追问: 这一系列动词所在的句子,有什么特点?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急迫的心情
老师总结:在这小品文当中,既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的痛恨,又寄托了作者改良的愿望:要求恢复梅的本性,保全梅的自然形态,这正反映了作者要求个性解放,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政治理想,而这种愿望在当时背景下是不能直言的。只能委婉含蓄,甚至是隐晦地表达。这种方法就叫做以物喻人,托物言志。
学生活动
(1)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2)他发出了“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呐喊。
(3)是“万马齐喑”的原因。
引人深思。
答案(略)
学生回答(略)
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岁寒三友:梅、松、竹。
以物喻人
梅喻人才,病梅喻遭摧残的人才。
曲、欹、疏
迅速浏览课文。
可能答: 是文人画士造成的;花匠造成的。
小组讨论:是心理描写。
是狡猾、阴险,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与文人画士宣扬陈腐的审美观有关,并且他们唆使一批人告诉种梅和卖梅者他们的审美观。
绳天下之梅
斫、删、锄
购、纵、顺、毁、埋、解、复、全、辟、贮
句式简短,富有节奏感
全体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
巩固旧知,并理解名句。
了解新知,从题目中了解信息。
积累文学常识
生生交流,师生交流;培养预习习惯。
翻译句子要字字落实,文通句顺。
了解文化常识
理解艺术表现方法。
引起认知冲突
刨根问底,解决实质
善于发现一系列动词的作用
提高概括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1年高一语文课件:6.21《群英会蒋干中计》(沪教版必修1).ppt
- 2011年高一语文 课件 1.2《落日》(语文版必修1).ppt
- 2011年高一语文 课件 1.4《唐山大地震》(语文版必修1).ppt
- 2011年高一语文 课件 专题一《沁园春·长沙》(苏教版必修1).ppt
- 2011年高一语文课件:2.1.1《劝学》(苏教版必修1).ppt
- 2011年高一语文课件:2.1.2《师说》(苏教版必修1).ppt
- 2011年高一语文课件:2.4《边城》(沪教版必修1).ppt
- 2011年高一语文课件:2.5《合欢树》(沪教版必修1).ppt
- 2011年高一语文课件:2.5《林冲棒打洪教头》(北京版必修1).ppt
- 2011年高一语文课件:2.5《死水》(语文版必修1).ppt
- 2011年高一语文同步测试:3.2.2《今生今世的证据》(苏教版必修1).doc
- 2011年高一语文教案:6.20《香菱学诗》(沪教版必修1).doc
- 2011年高一语文教案:6.21《群英会蒋干中计》(沪教版必修1).doc
- 2011年高一语文课件:1.3.1《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苏教版必修1).ppt
- 2011年高一语文课件:1.3.2《我的五样》(苏教版必修1).ppt
- 2011年高一语文课件:2.2《获得教养的途径》(苏教版必修1).ppt
- 2011年高一语文课件:2.5《黄鹂》(语文版必修1).ppt
- 2011年高一语文课件:2.6《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沪教版必修1).ppt
- 2011年高一语文课件:2.8《许三观卖血记》(北京版必修1).ppt
- 2011年高一语文课件:3.2.1《前方》(苏教版必修1).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