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崇高美浅析毛泽东诗词及其伟大人格.doc

从崇高美浅析毛泽东诗词及其伟大人格.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标题】从崇高美浅析毛泽东诗词及其伟大人格 【作者】骆 晓 东 【关键词】毛泽东诗词??崇高美??语言艺术??人格魅力 【指导老师】梁 平 【专业】汉语言文学 【正文】 引言 20世纪30年代,美国女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曾指出:毛泽东是伟大领袖,但他首先是一位诗人。的确,毛泽东的一生是诗人的一生,纵观毛泽东一生的活动与作为,都与诗、诗性、诗意有着难解难分的关联。毛泽东的生平,是一部惊风雨、泣归鬼神的史诗杰作,他传奇的一生,神话般的经历,高山抑止的作为,使一般性的诗,通常意义上的诗人都黯然失色。毛泽东的诗洋溢着豪壮的情怀、丰富的想象、宏大的气魄和瑰丽的意象,读起来令人油然而生敬佩之情,不禁为其展现的崇高美而激动万分。在美学界崇高是美的一种独特形态,是动态的,是人类争取真与善达到统一所付出的实践过程中,与丑恶现象和力量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一种精神力量。郎吉驽斯曾说,崇高表现为某些最伟大作品内在的“不可抗拒”的精神力量,是“灵魂伟大的反映”。①毛泽东从来就不是以诗为生的,他创造的作品并非主要靠笔墨纸砚,而是一毕生的行动和作为,以他那种辉煌无比的人格和精神来写作人生这部大诗,他的生活是诗意的,他是那种独领风骚的大诗人。在他的诗词中,我们不仅可以领略到经得起艺术词度检验的精美绝伦的诗句,还能触及到他那博大的胸怀、无畏的精神、顽强的意志和崇高的信仰,甚至更为广阔的社会领域。毛泽东那想象丰富、气魄宏大、寓意深刻的篇章及其折射和显露出的伟大人格魅力,不但是中国文化长河中文学艺术领域的瑰宝,也是新文化运动史上的瑰宝,对当代中国现当代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毛泽东诗词和人格的剖析,对于我们真切理解19世纪到20世纪中国近代、现代历史内涵有着深刻的意义。 一、崇高美 美学界把崇高美表现在高大、巍峨、宏伟等外在壮丽景象上。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叹曰:“大哉!尧为之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②孔子把大与崇高联系起来。在文学艺术中,崇高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特别伟大、出众的现象在作家、艺术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具有崇高品质的作品,其主题重大,形象雄伟,读后往往给人以惊异、尊崇、激动、豪迈的感觉,产生震撼人心的感染力。作为伟大的诗人,毛泽东在诗词中运用自然界的高山、大河、白雪、秋菊、红梅等自然景象,营造崇高的审美意象。诗的意象以使人惊心动魄为目的。③诗学界认为诗歌意象就是诗人在写作过程中,用以表达思想情感的具体形象,它往往能使读者身临其镜深感其情。我们阅读毛泽东诗词所感受到的那种博大、宏伟的氛围,正是他诗歌意象运用的必然结果。在此,试看毛泽东诗词中对山的运用。 古人云“智者乐山”。毛泽东是大智大仁者,他了解山,他懂得山。如果把他说成是一名山水诗人的话,这并非不可。只要你了解他辉煌的一生,只要你仔细阅读他的作品,你不难发现山是他眷恋的伴侣。古代文人常常“寄情于山”,他们常借自己的唱词,或表现遁世的消极,或流露出傲世的清高,而毛泽东笔下的山,绝不仅同与古人的“寄情山水”。毛泽东笔下的山,性情迥异,色彩非凡,有的明媚秀丽,有的峥嵘险峻,有的气氛悲壮,有的横空出世,有的桀骜不驯……据初步统计,毛泽东近百首诗词中有三十多首写到了山,仅山这个字眼至少出现了四十多次。④在他的诗词中所提到的山有:南岳的衡山;青年时代走向革命的岳麓山;红军第一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风景独好的会昌高山;气势磅礴的乌蒙山;遵义会议后第一次打大胜战的娄山;千里积雪的岷山;风光无限的庐山;漭漭苍苍的昆仑山;舜帝长鸣的九嶷山;还有陇山、钟山、蛇山,以及不知名的“千嶂山”;还有神话中的不周山、仙山等各种各样知名的或不知名的山。对于这些山,毛泽东分别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笔调,塑造了系列形象,从思想内涵上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六种典型意义: (一)崇高的人格力量 都说诗人的理想、志趣以及对生活的认识和判断能力是诗人创作的基础。毛泽东拥有丰厚的知识,远大的志向。作为时代的伟人,其政治理想和思想境界不同于一般的诗词作家。辨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共产主义的宏伟理想,为他的创作打下了得天独厚的基础。因此,他笔下的山川有着无产阶级的博大胸襟和高尚伟大的人格魅力。 《十六字令?三首》是毛泽东在长征途中所作,其对山高大形象的描述,正是毛泽东伟大人格的象征。毛泽东出生在山村,对山有着浓厚的情感,他革命的开始正是山(井冈山)所赋予的,他峥嵘的一生和山紧密相联,山给了他坚强的性格与意志。《十六字令》第一首:“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这里表面写山的高峻,实写一种“大我”的神采,给人一种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当然这本身就是一种高尚人格和崇高胸怀的象征。第二首:“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此乃写山之壮阔,磅礴,雄伟的气势与英雄豪杰纵横驰骋,所向无敌的气概。连绵的高山,犹如翻江倒

文档评论(0)

精品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