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史]宋代文学第七章南渡前后词风的演变[王宏生].pptVIP

[文学史]宋代文学第七章南渡前后词风的演变[王宏生].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七章 南渡前后词风的演变 第一节 李清照 第二节 朱敦儒 第三节 张元干等词人 第四节 李纲、岳飞等词人 李清照、朱敦儒、张元干和叶梦得、李纲陈与义等为代表的南渡词人,他们的前半生,是在徽宗朝畸形的和平环境中度过,生活比较安定舒适,大多数词人是在绮罗丛中吟风弄月。靖康之难后,民族的屈辱、山河的残破和民众的苦难,促使他们自觉接受苏轼的词风,为救亡图存而呐喊呼号,并日益贴近社会现实生活,去表现战乱时代民族、社会的苦难忧患和个体理想失落的压抑苦闷。南渡词进一步扩展了词体抒情言志的功能,加强了词的时代感和现实感。 第一节 李清照 一、李清照生平 二、“别是一家”的词论 三、女性情怀的全面展现 四、清丽自然的语言与优美淡雅的意境 五、生不幸死亦不幸的朱淑真 一、李清照生平 李清照(1084-1155?),自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属山东)人。她的一生,既享受过幸福,也饱经苦难。18岁与情投意合的赵明诚结婚,夫妇俩诗词酬唱,共同收集整理金石文物,生活颇舒心适意。闺房绣户是她的生活世界,而美满的婚姻爱情便成为她主要的人生理想。 李清照婚后先居汴京,后移家青州。靖康祸起,李清照逃奔江南,夫妻俩用半生心血收藏的文物图书先后在战火中丧失殆尽;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丈夫病逝后,她拖着病体孤身一人四处奔逃避难。其间又有人恶意中伤,企图攫取她残存的珍贵文物。江南战火刚停,又遭张汝舟的纠缠和欺凌虐待,并被下狱九日,而且引起了地声令后世争论不休的“改嫁”风波。在金华居住几年后,移居杭州。 德甫在太学,每月朔望谒告,出质衣取半千钱,步入相国寺市碑文,果实归,相对展玩咀嚼。后二年从官,便有穷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传写未见书,买名人书画古奇器。有持徐熙《牡丹图》求钱二十万,留宿,计无所得而还之。夫妇相向惋怅者数日。 连守两郡,竭俸入以事铅椠。每获一书,即日勘校装辑。得名画彝器,亦摩玩舒卷,指摘疵病,尽一烛为率。故纸札精致,字画全整,冠于诸家。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叶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李清照《金石录后序》) 六月十三日,始负担舍舟坐岸上。葛衣岸巾,精神如虎,目光烂烂射人,望舟中告别。余意甚恶,呼曰:“如传闻城中缓急,奈何?”?手遥应曰:“从众,必不得已,先弃辎重,次衣被,次书册卷轴,次古器。独所谓宗器者,可自负抱与身俱存亡,勿忘也。”遂驰马去,涂中奔驰,冒大暑,感疾,至行在,病痁。七月末书报卧病,余惊怛。念侯性素急,奈何。病痁或热,必服寒药,疾可忧。遂解舟下,一日夜行三百里。比至,果大服柴胡、黄芩药,疟且痢,病危在膏肓。余悲泣,仓皇不忍问后事。八月十八日,遂不起,取笔作诗,绝笔而终。殊无分香卖履之意。(李清照《金石录后序》) 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明诚,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忘食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绝佳。”明诚诘之,答曰:“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漱玉词》) 易安再适张汝舟,未几又反目。(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再嫁某氏,讼而离之,晚节充流荡无归。(王灼《碧鸡漫志》) 不终晚节,流落以死。(朱彧《萍洲可谈》) 格非之女,先嫁赵。(晁公武《郡斋读书志》) 赵君无嗣,李又更嫁。(洪适《跋赵明诚〈金石录〉》) 以桑榆之晚节,配兹驵侩之下才。(李清照《投内翰綦公崇礼启》) ……以汝舟妻氏讼其妄增举数入官……李氏,格非女,能为歌词,自号易安居士。(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清照启:素习义方,粗明诗礼。近因疾病,欲至膏肓,牛蚁不分,灰钉已具。尝药虽存弱弟,譍门唯有老兵。既尔苍皇,因成造次。信彼如簧之说,惑茲似锦之言。弟既可欺,持官文书来辄信;身几欲死,非玉镜架亦安知。僶俛难言,优柔莫决。呻吟未定,强似同归。视听才分,实难共处,忍以桑榆之晚节,配茲驵侩之下才。身既怀臭之可嫌,惟求脱去;彼素抱壁之将往,决欲杀之。遂肆侵凌,日加殴击,可念刘伶之肋,难胜石勒之拳。局天扣地,敢效谈娘之善诉;升堂入室,素非李赤之甘心。外援难求,自陈何害,岂期末事,乃得上闻。取自宸衷,付之廷尉。被桎梏而置对,同凶丑以陈词。岂惟贾生羞绛灌为伍,何啻老子与韩非同传。但祈脱死,其望偿金。友凶横者十旬,盖非天降;居囹圄者九日,岂是人为! (李清照《投翰林学士綦崇礼启 》) 先侯疾亟时,有张飞卿学士,携玉壶过,视侯,便携去,其实珉也。不知何人传道,遂妄言有颁金之语。或传亦有密论列者。余大惶怖,不敢言,遂尽将家中所有铜器等物,欲走外廷投进。(李清照《金石录后序》) 李易安,赵明诚之妻也。《渔隐丛话》云“赵无嗣,李又更嫁非类”且曰其启曰“猥以桑榆之晚景,配此驵侩之下才”,殊缪妄不足信......李五十有二,

文档评论(0)

教学专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