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绘画史.doc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國繪畫史 第一講 何謂『鑑賞』── 現在如果有人拿了一張畫給你看,請你對這張畫發表一些意見,你看了這張畫以後對他說:「這張畫的構圖很好,顏色和諧悅目,我看了這張畫想起小時候出外郊遊的娛快情景,令我很高興,因此我喜歡這張畫。」這種訴諸直覺的感受,將自己的經驗與對美術作品聯結起來的態度,是屬於對美術作品欣賞的一種。欣賞美術作品可由不同的角度切入,並沒有一定的標準與方法,帶有強烈的主觀意識。如果我們用比較客觀的態度,對於形成美術作品的種種條件有所了解之後再加以欣賞,則稱為『鑑賞』。實際上對於美術作品了解得愈多,愈能增加我們對它欣賞的程度。『鑑賞』是指在對美術作品加以鑑定的基礎之上從事欣賞。鑑定的內容包括:○.美術作品的真偽問題。美術作品具有經濟上的價值,因此有許多仿作的情形出現,藝術家的名氣愈大,仿作的情況愈嚴重,這種情形不僅出現於古代作品,近代名家的作品也時有所見。所以鑑定作品真偽是我們在審查美術作品時首先要釐清的事情。例子: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鑑定作品的創作者。中國歷史上有許多繪畫作品並沒有簽署作者的名字,這個時候鑑定作者是誰,或屬於什麼流派,成為一件重要的工作,特別是中國古代的繪畫作品,常常被後人隨意的冠上作者的姓名。有時是想要以此提高畫價,因此辨別一件作品,作者的真偽,也成為一門重要的工作。○.確認作品的時代。每一個時代的美術作品會有不同的種類、面貌,題材及風格。譬如說敦煌的石窟中有許多從北魏到唐朝的壁畫。我們現代人不會跑去開鑿石窟,並在石窟內創作壁畫。同樣的道理,我們現代人向西洋人學習而創作油畫。唐朝、宋朝就不可能有油畫作品。○.確認作品的地域來源。產生一件作品的地方,除了時代不同,美術作品的面貌會不一樣之外,不同地區的作品也會有區域性,有所差異。在五代、以及宋朝,中國的山水畫正在興起,而且成就達到頂峰,這時候住在北方的畫家,以描繪中國北方的山水為主。巖山峻嶺,景色蕭森,氣勢逼人。如─ 圖:范寬─【溪山行旅圖】 相對的住在南方的畫家則描繪南方的山水風光。表現水鄉澤國,山勢平緩,景色宜人的氣象。與北方的高聳,形成強烈的對比。如─ 圖:董源─【蕭湘圖】 因此我們在鑑賞一件繪畫作品的時候,首先要能夠辨認作品的真偽,創作者是誰,創作的時代,地域來源等問題。這些問題是互相關聯的,同時對這些事項的了解也會有助於對藝術作品本身的欣賞,加深了對美術作品的認識之後,自然也更能體會美術作品的意義。然而要能夠鑑定以上所提到的美術作品的真偽、作者、時代、地方性等問題,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必須要有很廣博的人文藝術知識,清楚了解各個時代,各個歷史上重要畫家的作品風格、特色…等等這些基本的知識,才會具有辨認的能力。這些知識主要是由多看真蹟,以及文獻資料而得來的。我們上這堂課就是要培養各位同學具有鑑定作品的基本能力。我們先學習各個時代、地區、重要的代表作品及特色,有了這些基本知識之後,還必須找機會多看真蹟,譬如到美術館、藝廊參觀,訓練眼力,這樣子鑑賞美術作品的能力就會不斷的提高。以後有人拿畫給你看,除了說「喜歡或不喜歡」之外,更能明確的指出「這是一張明朝或清朝的畫,是不是真的沈周甚或徐悲鴻的畫」。也較專業,明確而有內容的評斷。 另外「鑑賞」本身也包含在美術史的範疇之內。它是建立美術史研究方法的一個形式,也是內容,但「鑑賞」是針對美術作品本身而言的,比較不具有歷史性的思維與架構。不過在這堂課程中,將依照歷史發展的脈絡對各個時代,重要的作品及作者講解介紹。 美術作品的風格 美術鑑賞以美術作品為對象,因此對於作品我們要有分析的方法。我們常常用《風格》來描述美術作品,所謂美術作品的《風格》,同時含有形式與表現兩個要素。形式指美術作品的外觀,如所用的媒材、構圖、線條、色彩、題材、表現是作品呈現的整體效果,以及給人的感覺。如“工筆”、“寫意”等與技術有關的條件。形式與表現加起來呈現一件作品的《風格》,如「寫實」、「抽象」、「婉約」、「粗放」等。譬如: 圖:唐朝─周昉的【簪花仕女圖】 唐朝─周昉的【簪花仕女圖】,描繪宮中仕女休閒生活情景,將仕女的穿著打扮描寫得非常精細,一絲不茍,線條細緻,色彩明麗、豐富,筆法工整細膩,整體表現的是比較「寫實」,婉約的風格。相對的,南宋─梁楷的【潑墨仙人】,全畫以水墨為主,墨色淋漓,筆法精減,目的在於表現人物的精神,而非細部形象。屬於“寫意”的技法。與【簪花仕女圖】比較起來,風格豪邁、粗放,絕對不是婉約穠麗的ㄧ派。 圖:南宋─梁楷的【潑墨仙人圖】 不同的畫家會有不同的畫風,有時同一位畫家也創作不同風格的作品。近代人畢卡索,一生畫風有多次變化,引領潮流,是最著名的例子。這種情形在有才氣的畫家身上都可見到。譬如:清朝畫家石濤─【圖:石濤】,他的畫可分為濕筆、 乾筆兩種。一生畫風變幻莫測,使得後人對他的作品也常常難以分期歸類。譬如

文档评论(0)

38号店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