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建立甘薯菜用蔓尖基地及良种繁育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我市现有夏、秋薯3.3万公顷,是重庆市的甘薯大县,在上级主管部门和科研单位的支持下,通过专业科技人员的长期努力,甘薯的单产、总产、品质逐年上升,一些镇乡对甘薯的粗加工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为甘薯的良种繁育和深度开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积累了可贵的经验。为此,我市拟建立甘薯良种繁育及深度开发基地,以推动甘薯生产及深度开发利用的发展。
????一、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我市甘薯面积大、常年鲜薯总产达100万吨以上,但由于鲜薯不耐贮藏,除部份用作养猪饲料外,相当部份由于不便管理而浪费,从而造成我市甘薯面积大、产量高,而农民种植的甘薯由于长期初级转化,经济效益却十分低下。因此,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建立甘薯良繁基地,进一步优化甘薯品质,进行规模深度加工综合利用,使之成为我市经济腾飞的支柱产业之一,势在必行。
????二、实施该项目的有利条件
????1、我市甘薯种植面积大,常年在3.3万公顷左右,其中南薯88、渝薯34、渝苏303、渝苏297、渝苏153等优质高产高淀粉良种面积占85%左右,种薯资源及薯类深加工资源十分丰富,且交通十分方便。
2、我市对甘薯的粗加工已形成一定规模。如十塘镇已建成一个年加工500吨鲜薯的淀粉粗加工厂。
????三、项目的主要内容
????1、良种繁育:通过引进、培育、筛选、示范、提纯、贮藏、销售,向江西、四川及重庆各地源源不断地提供高产优质及其他特异、专用型种薯。
????2、深度加工:发挥我市巨大的甘薯资源优势,开展食品、医药、化工和饲料等方面的综合加工利用。
3、多功能药用甘薯“西蒙一号”的开发利用:“西蒙一号”系从巴西引进,属特异型品种。经国内外医学专家在临床上应用证明,该品种对人体多种出血症、紫癜和肾炎、糖尿病有显著疗效,又具抗癌、抗衰老的保健功能。开发该品种工艺简单。其难度在于加工产品保鲜,利用叶片和叶柄,薯块产量低需要用蔓尖越冬加快春繁,提早上市。
4、优质菜用甘薯蔓尖开发:作为无公害的绿色保健蔬菜,经化验证明,其营养价值超过白菜,菠菜和蕹菜,在市场上甘薯蔓尖越来越受到城乡市民的喜爱。发展菜用甘薯蔓尖,对于改善甘薯的种植结构,提高种植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具有更大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四、项目实施地点、规模与进度
????1、良种繁育:设在高龙、十塘、天星、云门镇,共计350公顷,每4—5年推出一个新品种(系),供种材料梯次滚动,栽培技术配套,每年向重庆市范围内供种2500—3000吨。
????2、深度加工:在十塘镇现有的薯类粗加工基础上,办一个年加工2000吨以上鲜薯的工厂,生产精制淀粉、高级粉丝、工业酒精和果脯,再逐步扩大规模,提高档次,向高、精、新利用方面发展。
3、“西蒙一号”开发:同合川太和啤酒厂合作,以太和马门溪恐龙(世界闻名)洞和华莹山系的矿泉水作基质,生产饮料和保健食品;为了保证原料的真实性、高纯度和无公害,做到及时、充分供应,“西蒙一号”的种薯提纯、蔓尖越冬、贮藏及快繁也安排在高龙镇基地,其规模则随开发销售需求态势而作弹性变动。
4、甘薯优质菜用蔓尖开发:作为无公害的绿色保健蔬菜,甘薯蔓尖越来越受到城乡市民的喜爱,其营养价值高于白菜、波菜及蕹菜。发展优质菜用甘薯蔓尖,对于改善甘薯的种植结构,提高种植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具有更大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该基地安排在七间镇、高办处、十塘镇。高办处700亩、十塘镇200亩、七间镇100亩。
???五、组织形式与运转机制
????组建由农业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协作的工作班子,依靠重庆市甘薯研究中心专家、教授的指导与合作,依托农技推广体系基地示范户,开展技术承包,同工商服务部门密切合作,形成产、供、销“一条龙”。
????六、经费概算
????1、良种繁育:试验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10公顷30万元,种薯贮藏库5000平方米60万元,试验用品与种薯检测调设备10万元,合计100万元。
????2、深度加工:建成一个中型加工厂,厂房100万元,设备180万元,合计280万元。
3、“西蒙一号”开发:添置设备80万元,研制、检测费20万元,合计100万元。
4、甘薯优质菜用蔓尖基地建设:添置设备5万元,试验、示范及推广经费15万元,合计20万元。
以上各项合计需投资500万元,项目区群众自筹300万元,合川财政投入100万元,恳请市财政解决补助经费100万元。
????六、预期经济目的
????每年一级推广良种平均0.5万公顷,10年累计5万公顷,亩产提高10%,增粮11000吨,增值2750万元,社会新增纯收益2357.5万元,投入产出比1:9.52,推广投资收益率1:8.16,科技投资收益率1:54.25。甘薯优质菜用蔓尖平均每年推广1000亩,10年累计推广1万亩次,增值1000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