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14届河南省洛阳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201201word版.docVIP

历史:2014届河南省洛阳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201201word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史:2014届河南省洛阳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201201word版.doc

洛阳市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历史试卷 说明:1.本试卷共10页,考试时间90分钟。 2.选择题的答案填在第6页答题卡内。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题1.5分,共48分。 1.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孝梯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 A..宗法制 B.郡县制 C.君主专制 D.分封制 2.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并述了诸侯国因信守义务,蜂拥而至勤王的故事。这一典故所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A.郡县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行省制 3.《朱子语类》云“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省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若有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A.体现三省分权制 B.完善中央监察机制 C.减少行政决策失误 D.分散相权加强皇权 4.古代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主兵,三司上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 A.宰相职仅范围扩大 B.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C.君权对相权的制约 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5.君主专制在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惶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特殊情况的是 A.战国时期秦国以王为首,统一后秦王称皇帝 B.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隋朝实行三省制 C.唐代决策、审议、执行权分离,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力牵制体系 D.元朝实行一省制,清初“军国政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 6.在古希腊文中“民主政治”( demorkraf is)一词由“人民”( demos )和“统治”(kratos) 复合而成。这说 明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强调 A.公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B.公民的广泛参与和直接管理 C.民事案件均由陪审法庭判决 D.全体居民均享有民主权力 7.罗马法规定:“宁可漏网一干,不可枉屈一人”,这反映了罗马法 A.调解所有人的矛盾以维护统冶 B.包含理性、证据等自然法的精神 C.塑造了西方的宽容精神 D.主张重罪轻罚 8. 1688年,一群英国贵族说:“改变晚宴规则的时候到了.坐在桌前的人们被换掉了, 但不是通过流血的方式。”按照他们的方式,英国 A.结束了王权专制 B.君权收归议会掌握 C.建立了责任内阁制 D.下层人民的权利得以保障 9. 1873年,法国某报纸刊登的一封读者来信写道:“我们是工业家和土地所有者,需要秩序,并不喜欢共和政体。但是,如果‘联合派’(属于君主派)获得胜利,那些现在还留在我们方面的大部分人将投入极端共和派的怀抱去了。”这段话反映当时在法国 A.政治局面错综复杂 B.无产阶级建立了共和政体 C. 联合派”能带来社会安定 D.共和派已获得政治上的决定优势 10.近代以来,英、德两国通过不同的方式,先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以下关于两国政治制度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君主为最高国家元首 B.内阁首脑对君王负责 C.议会是国家的权力中心 D.带有鲜明的专制色彩 11.恩格斯在评论某次战争时指出:“如果我们将当时所缔结的各项条约比较一下,就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件一目了然的事实。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恩格斯所评论的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2. 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东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夷’字。”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A.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 B.“天朝上国”观念受到冲击 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 D.认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 13.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一条约发出这样的感叹:“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从前我们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败的这样惨,条约又定的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这一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天津条约》 D.《辛丑条约》 14.马克思说:“推动这次大爆炸(指天平天国)的毫无疑问是英国人的大炮。”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英国的武力镇压 B.天平天国运动以反对外国侵略为宗旨 C.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功爆发的根源 15.孙中山指出:“自北京大学发生五四运动以来,一般爱国青年。无不以革新思想为将来革新事业之预备……各种出版物,………纷纷应时而出。”这主要说明五四运动 A.取得了反帝斗争的伟大胜利 B.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正确的革命道路

文档评论(0)

教学专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