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届语文学案之文言教师版.doc
2012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讲义之文言文
孟 瑶
专题一:文言实词
第一课时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考点解读】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中的含义”,需要掌握以下文言实词知识。
一、一词多义。常见文言实词的多义现象非常普遍,一个词少则有几个义项,多则有十多个,学习中要随时积累,不断深化。比如“一”字,常见义项有:①作数词“一”讲,如“一人,一桌”(《口技》);②作“相同、一样”讲,如“古今一也”(《察今》);③作“专一”讲,如“用心一也”(《劝学》);④作“满、全”讲,如“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岳阳楼记》)。
二、 偏义复词。所谓偏义复词,是由两个字组成,只有一个字表示意义,另一个字只作陪衬。
三、古今异义。古今异义是指文言文中的一些词(字)与现代汉语词“形”同而“义”异。这种文言现象要引起特别注意。比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说》)中的“学者”,古义为“求学的人”,今义为“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余嘉其能行古道”中的“古道”,古义为“古人从师之道”,今义为“旧的道路”。
四、通假字。通假字是指本应该用甲字,而使用时却借用与其意义毫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乙字去替代它,乙字就是甲字的通假字。比如“虽有槁暴不复挺者”(《劝学》)中的“有”是通假字,其本字是“又”。再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中的“受”是通假字,其本字是“授”。
五、词类活用。 我们将在下一课时具体介绍。
【经典回放】
1、 1998全国下列句子中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事,天子当挂服举哀。故事:指先例。B.得全首领以没。全首领:保持高位。
C.而有司循常习故。有司:指主管官员。
D.公父母春秋高。春秋:指年龄。只有B项解释错误,按照课本在文中的意思应为:保。下列句中加点字不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A.父没,或劝之仕 B.卒供役而还C.故患有所不辟也 D.万钟则下辩礼义而受之B)
A.一县大耸 耸:震惊。 B.以公少年易之 易:更换。
C.甲不能戟士 戟:约束。 D.转运使调里胥米而蠲其役 蠲:免除。
修改:易,动词,据上下文,应解释为“轻视,看不起”。
解析:原文中“老吏曾腆侮法粥(同‘鬻’,卖)狱”,而且陈希亮刚到任,所以“易”解释为“更换”为错误解释。再者“更换”是“易”的基本义,是望文生义之解,亦断为错。
4.(10年江西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乱而继迁薄我,必败 薄:轻视
B.除福州观察使 除:授予官职
C.继迁兵相随属 属:连接
D.公愀然日:孔中丞岂害某者乎 愀然:忧愁凄怆的样子
答案:A、薄,迫近,引申为进攻。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薄”的确有鄙薄、轻视的意思,但判断实词是否使用正确一定要把对实词的解释带入到原句原文中,看看是否合乎原文的语言环境。
5、(11年广东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村人苦猴群盗食田粮 痛苦
B.明晨俟群猴来,纵之去 腾跃
C.官夔州游击,夔关临峡 做官
D.抵关适断,船不能行 碰到
【答案】C(A.为……所苦,苦于……,使困苦,困于。例:《列子·汤问》:“何苦而不平?”(苦于山挖不平)《史记·陈涉世家》:“天下苦秦久矣。” B.释放;放走。例:纵火,纵虎归山,七擒七纵。D.到达,抵达。例:抵京,抵临,平安抵达。)
6、(10年江西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乱而继迁薄我,必败 薄:轻视
B.除福州观察使 除:授予官职
C.继迁兵相随属 属:连接
D.公愀然日:孔中丞岂害某者乎 愀然:忧愁凄怆的样子
答案:A、薄,迫近,引申为进攻。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薄”的确有鄙薄、轻视的意思,但判断实词是否使用正确一定要把对实词的解释带入到原句原文中,看看是否合乎原文的语言环境。
7、(11年湖南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
A.而考亭先生尝病 病:批评
B.深叹其能矫然拔 拔:拔除
C.远绍 绍:继承
D.不又加 加:超过
答案:解析:
【要点归纳】
一、?一词多义
(1)下面句子中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1、A.官人疑策爱也,秘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