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土建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技术方案_完整版.docVIP

主要土建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技术方案_完整版.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九章 主要土建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本工程地下工程施工方案及施工措施和地上施工方案及措施将根据其的工种、专业的不同进行阐述。 9.1 测量工程 测量放线作为先导工序,应贯穿于各个环节,它是保证工程位置准确、主体结构外形尺寸,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是使主体结构达到合格标准的基础。 9.1.1 人员及仪器配置 根据工程特点,项目测量组由测量工程师和测量员工组成。配备激光经纬仪2台,,以上各层在点的正上方相应位置设预留洞200×200mm(激光束及锤球的通孔) 1)地上结构放线直接依据设在一层楼板上的平面控制网,其它楼层平面放线,根据规范要求,应从一层楼板控制网引测到各层,平面控制点的传递采用内控传递、外控监测,投点仪选用天顶仪。在控制点上方架设仪器,严密对中、整平,在控制点上方,在需要传递控制点的楼面预留孔处水平设置一块有机玻璃做成的光靶,光靶严格固定。仪器从0°、90°、180°、270°四个方向向光靶投点,用0.2mm的笔定出这4个点。若4点重合则传递无误差;若4点不重合,则找出4点对角线的交点作为传递上来的控制点。所有控制点传递完成后,则形成该楼面平面控制网。对该平面控制网进行角度观测(2)(l/5000)S≤±2.0mm,角度较差Δβ≤±12″,则说明4点精度达标,只记录不作归化;若边长较差±2.0mm≤ΔS≤3.0mm,角度较差±12″≤Δβ≤±24″,则说明4点精度不够,必须归化;若边长较差ΔS>±3.1mm,Δβ>±24″,则说明投点精度不够,必须重新投点,直至满足精度要求。 2)每次向上传递投点时,必须3点以上,本工程根据施工段设置测控点,测控点必须构成几何图形,根据平面控制网控制点的布设,无论施工哪一段,都可根据其中的3个点确定位置,找出点与点之间的边角几何关系进行闭合校核。 3)楼面控制点引测完毕,把各相关的投影点相连即基准线,并将这些基准线平移至楼面各轴线。经校核无误后方可在该平面上放出其它相应的设计轴线和细部线。每一层平面或每段轴线施测完后,进行自检,合格后由专职人员复检,合格后再报监理复检。 9.1.5 标高的传递 要保证竖向控制的精度要求,先要进行高程控制网点的联测,检查场区内水准点是否被碰动,确认无误后引测标高。 1) 标高基准点的测设必须正确,同一层不少于3点,以便于互相校核,每点校差不得超过3mm,取其平均值作为平面施工中标高基准点。 2) 根据基坑情况,在坑内设置标桩,将高程引测到标桩上,用红“△”标出,并标明绝对标高和相对标高,供施工时用。 3) 在首层南北两侧,采用10cm×10cm钢板制作,用钢针刻划出“十”字线作为基准点,为高程引测提供依据,在基准点的正上方相应位置设计预留洞200mm×200mm() 4) 各层标高的传递均利用首层红“△”上顶线为标高基准线,用检定合格的钢尺向上引测,也可位于中间层,加设标高基准点,以此向上传递。 5) 标高基准点每层不少于3个,用水准仪往返测,测设合格注上标记,并要设在同一个水平标高上。 9.1.6.施工时的沉降观测与变形观测 1)应设计要求,本建筑物做沉降观测,要求在整个施工期间至沉降基本稳定止进行观测。 2)本建筑物施工时沉降观测按二等水准测量要求进行,观测精度如下表: 沉降观测精度参考表 表9-1 等级 标高中误差 () (mm) 往返较差附和或环 线闭合差() ±0.5 ±0.3 二等水准测量 0.6n1/2() 3 4)当浇筑基础垫层混凝土时,在垫层平面位置埋设临时观测点,待稳固后及时进行观测。 5)待基础结构施工完工后将原临时观测点移至该底板上埋设,并及时进行观测。 6)直到±0.000时按平面布置位置埋设永久性观测点,每施工—层,附测一次,直至竣工。 7)工程竣工后,第—年测四次,第二年测二次,第三年后每年测一次,直至下沉稳定为止,一般为五年。 8)观测资料及时整理,并与土建专业技术人员—同分析成果。具体详见《沉降观测施工方案》。 9.1.7轴线及各控制线的放样 1)地面控制点布设完后,转角处线采用2”级电子经纬仪DJD2进行复测。各控制线间距离采用红外测距仪DM-A5检测,经校核无误后进行施测。 2)基础施工轴线控制,直接采用基坑外控制桩两点通视直线投测法,向基础平台投测轴线() 3)基础施工(0.000以下)(—点) 4)±0.000以上施工,采用正倒镜分中法投测其它细部轴线。 5)±0.000以上高程传递,采用钢尺直接丈量法,若竖直方向有突出部分,不便于拉尺时,也同样采用悬吊钢尺法。每层高度上至少设两个以上水准点,两次导入误差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否则独立施测两次。每层均采用首层统一高程点向上传递,不得逐层向上丈量,且层层校核,因±0.000以上结构采用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xbsy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