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精品】毕业设计:电极片冲孔、落料、弯曲连续模设计.doc

【精品】毕业设计:电极片冲孔、落料、弯曲连续模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极片冲孔、落料、弯曲连续模设计 图1.1 零件图 由零件图2.1可知,工件为落料、弯曲。产品形状比较简单、无狭槽、尖角,外形尺寸较小[5]。 hR+2t。当h较小时,弯边在模具上支持的长度过小,不容易得到形状准确的零件。弯曲线不应位于零件宽度突变处,以避免撕裂。 2工件尺寸精度、粗糙度、断面质量分析 (1)尺寸精度。 要求普通冲裁尺寸精度低于IT13级,现在产品的设计精度低于IT13级,所以尺寸精度满足要求 (2)冲裁件断面质量分析 因为一般用普通冲裁方式冲2mm以下的金属板料时,其断面粗糙度Ra可达12.5~3.2? ,毛刺允许高度为0.01~0.05mm;本产品在断面粗糙度和毛刺高度上没有太严格的要求,所以只要模具精度达到一定要求,冲裁件的断面质量可以保证。 (3)产品材料分析 对于冲压件材料一般要求得力学性能是强度低,塑性高,表面质量和厚度公差符合国家标准。本设计的工件材料是10钢,属于优质碳素结构钢,其力学性能是强度、硬度和塑性指标适中,经退火后,用冲裁的加工方法是完全可以成形的。另外产品对于厚度和表面质量没有严格要求,所以尽量采用国家标准的板材,其冲裁出的产品的表面质量和厚度公差就可以保证[6]。 经上述分析,产品的材料性能符合冷冲压加工要求。 3 插片冲模结构的确定 级进模的排样是指制件(一个或多个)在条料上分几个工位冲刺的布置方法。 3.1排样论证的基本思路 排样论证的目的是为了画出正确的模具排样图。一个较佳的排样方案必须兼顾冲压件的公差等级、冲压件的生产批量、模具结构和材料利用率等方面的因素。 (1)冲压件的尺寸精度 图2.1所示冲压件,材料为10钢板,料厚0.381mm,其未注公差尺寸精度等级为IT13,属一般冲裁模能达到的公差等级,不需采用精冲或整修等特殊冲裁方式。从该冲压件的形状来看,完全可以实现少、无废料排样法。但该冲压件的尺寸精度等级决定了应采用有废料排样法。 (2)考虑冲压件的生产批量 该冲压件属于大批量的生产类型,因此优先考虑多排、或一模多件的方案(该方案较适宜大批量生产,约几十万件以上)。 (3)提高原材料利用率 在绘制排样图的过程中,应注意提高冲压原材料的利用率。但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不能以大幅提高冲裁模结构的复杂程度为代价。 排样图上搭边值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原材料的利用率和模具制造的难易程度。总是采用最小许用搭边值,往往人为地提高了模具的制造难度,而在通常情况下却并不能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除使用卷料进行冲压外,一般搭边值均应在的基础上圆整(料宽尺寸也须圆整),以降低模具制造难度。 (4)模具形式 2.1可知此件外形尺寸小,不适合单工序加工,即落料,弯曲工序,因为若采用单工序,制件在转序过程中工人操作难度大,且在下道工序制件定位较复杂,所以考虑上述因素,最后确定采用级进模加工此件[7-8]。 3.2排样设计 设计多工位级进模,首先要设计条料排样,因为条料排样图是设计多工位级进模的重要依据,因此在设计排样图时要设计多个方案进行比较,归纳、综合得出最佳方案。 1)竖排 图3.1竖排 a.?????? 搭边。查《冲模设计手册》,确定搭边值a、b。 当0.25t0.5时,a=2?? b=1.8,但根据《多工位级进模设计与 制造》,由于多工位级进模在排样设计时,常常将用于精定位的导正销孔设置在载体上(载体在排样中就是用来运载冲压零件向前送进的那一部分料),同时为了保证载体的强度,载体的宽度尺寸远比普通冲压搭边值要大得多。 电极片的厚度为0.381,考虑到用多工位级进模、导正销孔的大小,所以搭边值取a=3?? b=3[6、8]。 b.?????? 步距 步距是指级进模中相邻两工位间的距离大小值。每一副级进模,一旦排样的步距值确定后,在该模具上相邻两工位间的距离,必须相等。即在一副模具内,步距是个等值。 A=C+a A——步距(mm) C——与送料方向平行的制件外形尺寸(mm) a——制件间搭边值(mm) A=C+a=3.810+3=6.810(mm) c.条料宽度。采用无侧压装置。所以 B-△=(D+2a+Z)0-△ 式中? Z——导尺与最宽条料之间的最小间隙,见图,mm,查表得Z=0.5mm; △???? ——条料宽度的单向偏差,mm,查表得△=-0.5mm。 ? 图3.2条料与导尺之间的关系 ? 所以? B0-△=(13.208+2×3+0.5)-0.5=19.7080-0.5(mm) d.导尺间距离A。 A=B+Z=D+2a+2Z=13.208+2×3+2×0.5=20.208(mm) e.材料利用率 式中 n——板料(或带料、条料)上实际冲裁的零件数量; F1——零件的实际面积,mm2 L——板料(或带料、条料)长度,mm; B——板料(或带料、条料)宽度,mm。 若取工件数

文档评论(0)

1457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