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学.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药炮制学.ppt

中药炮制学 陈 缤 第一章 绪论 1.中药炮制 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 2.中药炮制学 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质量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 名词 修治 治削 修事 炮炙 炮制 中药炮制学的任务 1.继承整理传统文献 2.探讨炮制原理,建立质量标准 3.改进或统一炮制工艺 4.创立新工艺,寻找新辅料,增加新设备 中药炮制的依据 中国药典 部标 省标 第二节 中药炮制的起源与发展 一.中药炮制的起源 1.中药的发现和应用:神农尝百草始有医药 2.火 3.酒 4.陶器 二.中药炮制的发展概况 1.春秋战国—唐以前:中药炮制的起始形成时期 秫米半夏汤—《黄帝内经》 “燔治左角发” —《黄帝内经》 蒸桑螵蛸;熬露蜂房,外加蜣螂和蛇蜕;酒煮刺猬皮;大火烧贝子;火炼硝(石)礬(石)雌(黄)雄黄,外加石胆朴(硝)(禹)余粮—《神农本草经》 《金匮玉函经》张仲景—桃仁去皮尖 第一部炮制专书: 《雷公炮炙论》 南北朝刘宋时期,雷敩,药300种 特点: 1.集古代炮炙之大成 2.蒸、煮、浸法为多 3.有时、有量 4.创立新方法 5.真伪鉴别 版本(辑佚本) 1.民国 张骥 线装:180种药 2.王兴法: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268种药,1986年 3.施仲安:江苏科技出版社,1985年 4.尚志钧:安徽科技出版社,1991年,300种药 2.中药炮制的发展时期(唐、宋) 作豉:发酵法 作曲:发酵法 作蘖:发芽法 《证类本草》唐慎微:最好的保留了《雷公炮炙论》的内容 《千金要方》合和篇孙思邈 3.中药炮制理论形成时期(金、元、明) 陈嘉谟《本草蒙荃》 酒制升提 姜制发散 用醋注肝经且资住痛 入盐走肾脏,仍仗软坚 乳制滋润回枯助生阴血 米泔制去燥性和中 童便制除劣性降下 蜜制甘缓难化增益元阳 陈壁土制切真气骤补中焦 麦麸皮制抑酷性勿伤上膈 李时珍:《本草纲目》 修治 第二部炮制专书:《炮炙大法》 明代,缪希雍,439种 总结出雷公炮炙十七法 4.中药炮制技术扩大应用时期 第三部炮制专书:《修事指南》 清代,张仲岩,232种 名词解释 米泔水—第二遍洗米水 汤洗—热水洗 燔制—最早的炭药血余炭 苦酒—醋 呚咀—春秋战国时代切制的饮片 浆水—熟炊粟米,趁热投瓷缸中,浸五、六朝, 渐酸,生白花,色白类浆,故名 作蘖—发芽法 作豉—发酵法 作曲—发酵法 黄鍪—土钵、土罐 五药—草、木、虫、石、谷 第三节 传统制药的原则 相反为制,是指用药性相对立的辅料(包括药物)来制约中药的偏性或改变药性。 相资为制,是指用药性相似的辅料或或某种炮制方法来增强药效。资,有资助的意思。 相恶为制,炮制时可利用某种辅料或某种方法来减弱药物的烈性(即某种作用减弱),使之趋于平和,以免损伤正气。 相畏(或相杀)为制,是指利用某种辅料能制约某种药物的毒、副作用来炮制该药物。 第四节 炮制对药性的影响 一、 炮制对四气五味的影响 1.反制 :通过炮制纠正药物过偏之性。 2.从制 :通过炮制,使药物的性味增强。 3.通过炮制,改变药物性味,扩大药物的用途。 二、炮制对升降沉浮的影响 小茴香、砂仁 盐炙 引药下行入肾 黄柏、大黄 酒炙 引药上行 明《本草纲目》云:“升者引之以咸寒,则沉而直达下焦;沉者引之以酒,则浮而上至巅顶。” 药物大凡生升熟降,辅料的影响更明显,通常酒炒性升,姜汁炒则散,醋炒能收敛,盐水炒则下行。 三、炮制对归经的影响 生姜 发表散寒 肺 干姜 回阳救逆 心 煨姜 暖脾止泻 胃脾 炮姜 温经止血 脾 醋炙入肝经 蜜炙入脾经 盐炙入肾经 第三章 中药炮制的目的及对药物的影响 ?第一节 中药炮制的目的 1.保证药物的净度 2.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副作用 3.改变或缓和药性 4.增强疗效,扩大用药范围 5.改变或增强药物的作用部位和趋向 6.利于贮存,保证药效 7.便于调剂制剂 8.矫味,便于服用 第二节 炮制对药物理化性质的影响 一、炮制对含生物碱类药物的影响 1.增加溶解度 2.降低毒性 3.注意生物碱流失,遇热活性降低 二、炮制对含苷类药物的影响 1.杀酶保苷 2.苷类易水解,少泡多润 3.苷类水解,可降低毒性 一般少用或不用醋处理 三、炮制对含

文档评论(0)

专业好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