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请仔细填写文档简介。如果是PDF扫描型文档则更应该简介,将增加至少百分之六十的访问量。
野外遇险与急救 野外活动都是在较为偏僻的自然环境中进行的,这些自然环境较之于城市、乡村等居住环境存在着更多的自然伤害因素。在野外活动过程中事先了解可能发生的伤害事件,掌握相应的应对措施,能够有效地防止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过程中伤害事故的出现,减少和降低事故造成的损伤,甚至挽救人的生命。 一、动物伤害预防与处理 (一)蛇、蝎子、蜘蛛等有毒动物 虽然碰到蛇、蝎子、蜘蛛等有毒动物的机会不多,但是遇上的话却可能造成非常大的伤害,有时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做好对这些有毒动物的预防远比被咬伤后的处理来得重要。 1.预防 出发前应对目的地可能出现的有毒动物有所了解。 在地面情况复杂的区域行走时,穿上保护服和结实的鞋子。 行走和停下时可采用“打草惊蛇”的方式。 不要在木柴堆、石块堆、山洞口、沼泽附近宿营。在宿营地附近撒上雄黄粉可以防蛇,使用蚊帐可以防止蝎子、蜘蛛等有毒动物。 不要将手伸进地洞或石块下面。 不要去昏暗处收集柴火,拿起大树枝时要小心。 很多有毒动物在夜间活动,所以不要在夜间赤足离开营地,行动时用电筒照亮路面。 穿衣穿鞋前抖动并检查衣物。 见到死蛇时也要小心,只能用长木棒接触它。 如果见到有毒动物时尽量远离、不要招惹,不要尝试捕捉有毒动物。 2.急救 被毒蛇咬伤时可采取如下措施 (1)患者应保持镇静,切勿惊慌、奔跑,以免加速毒液吸收和扩散。 (2)绑扎伤肢:立即用止血带、橡胶带或随身所带绳、带等在肢体被咬伤的上方(近心端)扎紧,以缓解毒素扩散。结扎时应留较长的结,便于解开,每15-30分钟放松止血带1-2分钟,避免肢体缺血坏死;急救处理结束后,可以解除结扎,一般结扎不要超过2个小时。 (3)扩创排毒:缠扎止血带后,可用手指直接在咬伤处挤出毒液,在紧急情况时可用口吸吮(口腔应无破损或龋齿,以免吸吮者中毒),边吸边吐,再以清水、盐水或酒漱口。首先吸毒至少0.5-1小时,重症或肿胀未消退前,伤口作十字形切开后再吸吮,然后可将患肢浸在2%冷盐水中,自上而下用手指不断挤压20-30分钟。咬伤后超过24小时,一般不再排毒,如伤口周围肿胀明显,可在肿胀处下端每隔3-6厘米处,用消毒钝头粗针平刺直入2厘米。如手足部肿胀时,上肢者穿刺八邪穴(两手手指指缝赤白肉际处,共八穴),下肢者穿刺八风穴(两脚足趾趾缝之间),以排除毒液,加速退肿。 一些种类的蝰蛇毒会破坏凝血功能,从而有流血致死的危险,因此吮吸或挤压伤口将没有太大作用。因此最好的方式是在绑扎好受伤者的伤处后及早送往医院。 被毒虫咬伤时可采取如下措施: 若不慎被蜘蛛、蜈蚣、蛐蜓、蜂、蝎等“五毒”虫咬后肿痛难忍,肤色碧绿,甚至溃烂,在交通不便不能送往医院的情况下,可急取大雄鸡鸡冠之血滴涂于咬伤部位,每隔30分钟到1小时涂搽一次,可起到拔毒止痛的作用。如无鸡冠血,可取蜗牛数只,火烧研磨后涂患处。也可取自己手足指甲放入容器内,以唾液浸泡指甲,再以指甲磨唾液,待指甲磨薄磨小后,用此唾液涂于咬伤部位。如是蜈蚣咬伤后,可捉活蜘蛛一只,捣烂涂患处,数分钟即可止痛,一日内痊愈。如有条件,也可将白矾、半夏二味两种药材以1:1比例研成粉末用醋调后涂患处,即可止痛。 另外,当被蝎子蜇伤后,应立即用绳子在伤口的上方3-5厘米处扎紧,以防被蝎毒污染的血液流入心脏,并用双手在伤口的周围用力挤压,直到挤出血水,然后应涂些浓肥皂水或碱水。或挤压后用苏打水洗涤,再用5%浓度的高锰酸钾液浸泡伤口。 (二)熊、狼、野猪等大型走兽 在野外遇到熊、狼等大型走兽的机会非常少,但野猪、野狗等大型走兽还是比较容易遇到。人们进行野外活动时,总会有意或无意地侵扰它们的领地。一般来说即使这些走兽也并不经常对人类发起攻击,但这并不表明它们不具有威胁性。 1.预防 白天在野外行走时采用棍棒敲打探路、敲打金属固件发生声响或者发出人声,使走兽提前躲避;晚间行走时可配备火把,因为一般动物都怕火。 2、遇见大型走兽并可能发生攻击行为时可采取如下措施 (1)寻找可能的躲避环境,如水、洞、树等。 (2)运用声音、光线、火焰等手段迫使对方停止攻击。 (3)一般情况下不要试图去杀害大型走兽,因为这只会增加它们对你的威胁。 3.救援方法 (1)搬动覆盖物时,要遵循先上后下的次序,观察倒塌物的上下结构,以免引起新的倒塌。 (2)挖掘时,开始可以使用大型机械、工具,发现物品和服装等日常用品时,尽量徒手操作,以免给遇险者造成伤害。 (3)救援人员要有保护设备,并时刻警惕余震发生。 四、火灾 野外火灾主要是森林大火以及在野外宿营时由于用火不慎而引发野营设施的火灾。火灾的成因很多,雷电、火山、摩擦、化学反应、人为因素都可能引发火灾。大多数森林火灾是在比较干燥的天气下由于人为的原因而引起的,这类火灾会对树木、植被和当地居民造成非常严重的损害。宿营地发生的火灾规模一般较小,但是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