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录 摘要 3 第一章、研究背景 5 第二章、研究设计 6 一、概念界定 6 二、研究方法 7 (一)网络信息收集 7 (二)文献收集 7 (三)实地调研 7 三、样本特征 7 第三章 深圳就业歧视的分析 10 一、就业歧视的表现 10 (一)健康歧视 10 (二)性别歧视 15 (三)年龄歧视 18 (四)外形歧视:身高歧视和相貌歧视 21 (五)户籍歧视和地域歧视 25 (六)学历歧视 27 第四章、深圳就业歧视的原因探讨 30 一、法律上存在缺陷 30 (一)缺乏全面的反就业歧视的相关立法和政策 30 (二)有反就业歧视的立法和政策,但是不具有可行性 31 (三)反就业歧视的立法和政策可行,但是执行大打折扣 32 (四)有关就业的立法和政策本身就含有歧视性 33 二、社会原因 34 (一)社会的传统观念 34 (二)企业社会责任缺失 35 (三)劳动者维权难行 35 第五章 深圳各界的反就业歧视努力 36 一、国家机关的反就业歧视努力 36 典型案例:不断完善政策、反对乙肝歧视 37 二、公民社会的反就业歧视努力 38 (一)公民建议 39 (二)影响性诉讼 40 (三)反歧视宣传 40 典型案例:深圳乙肝携带者申领健康证 41 第六章、立法和政策建议 43 一、完善地方法规和地方规章 43 二、畅通就业歧视的救济渠道 43 三、鼓励民间公益机构的发展 44 四、加强与香港的交流与合作 44 结语 45 摘要 就业歧视是当前我国就业领域中的一个普遍现象。被称为“改革实验场” 的深圳特区毗邻香港,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好的城市之一,是劳动力输入大市;同时深圳特区拥有地方立法权,政策也相对开放。这些特点使研究深圳就业市场的就业歧视现象显得很有必要。它不仅可以帮助解决深圳的就业歧视问题,也有助于推动全国的反就业歧视的发展。 本项调查研究历时5个月,通过对深圳103个行业1560家用人单位招聘信息进行的网络调查及电话调查发现:深圳企业普遍滥用“用工自主权”, 在招聘员工时,常常提出一些和工作岗位职责无关的苛刻要求,从而造成严重的就业歧视状况。其中,近六成公司就业不平等,尤以健康、性别、年龄、地域、以及相貌等五大类最为突出,服务业歧视现象最为明显,而女性就业环境尤其亟待改善。 调查发现,深圳就业市场存在着普遍的就业歧视现象,在不考虑学历限制的前提下,仍旧有将近6成共计868家企业存在就业歧视状况。其中67.86%的招聘岗位对年龄进行了明确的要求,使得年龄在35岁以上的求职者失去了本该享有的平等就业权。同样的情形发生在外形、性别、健康、以及户籍和地域等其他四个方面。分别占歧视企业的37.33%、20.16%、13.13%、5.99%。健康歧视、性别歧视、年龄歧视、外形歧视、户籍和地域歧视这五大类被普遍认为的歧视在深圳的企业招聘行为中均存在,不论国有企业、外资企业还是私人企业,各种类型的企业均存在就业歧视,甚至同一家企业存在多种类型的就业歧视;就业歧视也存在于各个行业中。通过对性别、年龄、外形等歧视状况的分析,发现这些歧视在服务业中尤为突出。例如,对身高有限制的岗位主要集中体现在服务性行业。其中服务类(包括营业员、保安)所占比例为38.46%;行政类(前台文员、秘书)所占比例为41.03%;销售类所占比例为11.11%。这种就业歧视状况的出现与深圳的劳动力市场特点有关:在服务业较为发达的深圳就业市场,面对大量涌入深圳的年轻劳动力,用人单位对求职者性别、年龄、外形要求尤为严格。 调查还发现,性别歧视是广泛就业歧视的根源之一。以女性的不平等就业环境为基础而产生了诸如对年龄、对学历、对身高、对相貌的要求,而其中多数与应聘工作岗位职责无关,并不是工作岗位所必须。虽然对女性的歧视在从业数量上没有表现出来,但在就业质量上女性却长期处于弱势地位。女性往往更多地进入低层次的职业层次,而正是这些在技能要求不高的职业层次的岗位中,往往对年龄、外形的要求要更多,从而也间接表现为性别歧视。因此,提高女性的主观能动性,创造平等的性别就业环境是反就业歧视的根本路径之一。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以及对深圳法律和社会环境的研究,我们认为,深圳的就业歧视现象存在着特有的原因,一方面在于法律的原因,另一方面在于社会的原因。 调查者发现,造成歧视现象的法律原因存在于四个层面:无法可依、有法不可依,有法不依以及立法带有歧视性。我们发现,目前,我国有一些针对特定主体的保护性立法,却并没有一部专门的反就业歧视法。而当前仅有的一些反就业歧视立法和政策却又表现为原则性太强,可操作性较差,没有得到有效执行,这样就注定反就业歧视的效果会大打折扣。更为严重的是,有一些立法本身就存在歧视性,对于这种“法定歧视”,劳动者便不可能通过有效的法律途径来寻求救济。例如2001年5月1日实施的地方法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