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综合业务运营支撑系统方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GB-19489 –2004-《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培训班 什么是生物危险 生物危险是指由生物因子形成潜在的危险,当在实验室中处理致病微生物时,或处理基因重组过程中产生的可能具有潜在生物危害的新未知基因时,或在处理致病因子的产物时,这些病原体有可能对实验室的工作人员造成危害。当实验室硬件条件缺失、管理制度不完善以及不规范的操作程序,导致实验室致病因子泄漏和逃逸。则可能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什么是生物安全 生物安全是指避免危险生物因子造成实验室人员暴露、向实验室外扩散并导致危害的综合措施。 什么是生物安全实验室 生物安全实验室是指在研究传染性疾病或微生物时能够避免病原体意外伤害的实验室 气溶胶感染主要途径 吸球(即吸管)操作。吸球是微生物学方面最基本的器具,用吸球操作时,能导致气溶胶发生,例如由吸管中向外排液,用力过猛则会使液滴飞溅,弹离液体或固体培养基表面,释放出大量微粒;或者,当吸管末端含有物快排尽时,可能产生气泡,尤其是富于蛋白性悬液更易形成气泡,而气泡破裂就成为气溶胶。 离心沉淀时,沉淀管装量太满,管盖未盖或不严,以及离心操作过操作过程中离心管破裂,都可导致气溶胶散播。 气溶胶感染主要途径 注射器操作时,当抽吸后或者拨出时,注射器针头由于颤动而散发出液体微粒。 用接种针去粘沾液体时,液柱断裂。 镜检涂片时,液丝断裂。 传染性材料倾注出来。 打开培养皿盖时,盖内壁往往有传染性的凝结水薄膜,因破裂而散播气溶胶。 气溶胶感染主要途径 开安瓿时,如瓿内为液体,则当锉刀锉断瓿颈后,即可能发生气溶胶;如瓿内为干燥的活菌或菌种,特别是用真空熔封的,更易产生溶胶。 机械振荡和超声振荡,或者研磨、浸解,拨出研磨柱时,都可形成气溶胶。 装有液体容器的破损或液体益出。 用超声波清洗机清洗污染器具时,也可能发生大量气溶胶。 在粗糙的培养基表面涂布菌液时。 高压灭菌器在灭菌前的排气。 从玻璃或离心管上拨出棉塞时。 处理关过受感染动物的笼子。 各种操作的气溶胶飞散系数 各种操作的气溶胶飞散系数 各种操作的气溶胶飞散系数 各种操作的气溶胶飞散系数 可能产生危险的设备和操作方法 可能产生危险的设备和操作方法 可能产生危险的设备和操作方法 可能产生危险的设备和操作方法 可能产生危险的设备和操作方法 可能产生危险的设备和操作方法 可能产生危险的设备和操作方法 可能产生危险的设备和操作方法 生物安全实验室微生物操作技术规范 实验室事故、伤害以及与工作有关的感染主要是由于人为失误、不良实验技术以及仪器使用不当造成的,实验室样品的收集以及内部传递和接收不当时,都能够带来使相关人员感染的危险。应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与操作细则,避免或尽量减少这类问题的发生。 生物安全实验室微生物操作技术规范 样品容器 样品容器可以是玻璃的,但最好使用塑料制品。样品容器应当坚固,正确地用盖子或塞子盖好后应无泄漏。在容器外部不能有残留物。容器上应当正确地张贴标签以便于识别。样品的要求或说明书不能够卷在容器外面,而是要分开放置,最好放置在防水的袋子里。样品在设施内的传递为了避免意外泄漏或溢出,应当使用盒子等二级容器,并将其固定在架子上使装有样品的容器保持直立。二级容器可以是金属或塑料制品,应该可以耐高压灭菌或耐受化学消毒剂的作用。密封口最好有一个垫圈,要定期清除污染。 样品接收 需要接收大量样品的实验室应当指定专门的房间或空间。 生物安全实验室微生物操作技术规范 包装开启 接收和打开样品的人员应当了解样品对身体健康的潜在危害,并接受过如何采用常规预防措施的培训,尤其是处理破碎或泄漏的容器时更应如此。样品要在生物安全柜内打开,并准备好消毒剂。 生物安全实验室微生物操作技术规范 移液管和移液辅助器的使用 1.应使用移液辅助器,严禁用口吸取。 2.所有移液管应带有棉塞以减少移液器具的污染。 3.不能向含有感染性物质的溶液中吹人气体。 4.感染性物质不能够用移液管反复吹吸混合。 5.不能将液体从移液管内用力吹出。 6.刻度对应(Mark—to—mark)移液管不需要吹出最后一滴液体,因此最好使用这种移液管。 生物安全实验室微生物操作技术规范 移液管和移液辅助器的使用 7.污染的移液管应该完全浸泡在盛有适当消毒液的防碎容器中。移液管应当在消毒剂中浸泡18/,24小时后再进行处理。 8.盛放废弃移液管的容器应当放在生物安全柜内,而不能放在外面。 9.固定有皮下注射针头的注射器不能够用于移液。应当用钝头导管替代针头。可以用工具打开瓶塞后再用移液管取样,从而避免使用注射器和针头。 10.为了避免感染性物质从移液管中意外滴出而扩散,在工作台面应当放置一块浸有消毒液的布或吸有消毒液的纸,使用后将其高压灭菌或按感染性废物处理。 生物安全实验室微生物操作技

文档评论(0)

1457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