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明太祖注道德经1.doc
明太祖注道德經 朕本寒微,遭胡運之天,更值群雄之並起,不得自安於鄉里,遂從軍而保命,幾喪其身,而免於是乎。受制不數年,脫他人之所制,獲帥諸雄,固守江左,十有三年,而即帝位,奉天以代元,統育黔黎。 自即位以來,罔知前代哲王之道,宵晝遑遑,慮穹蒼之切。鑒於是,問道諸人,人皆我見,未達先賢。一日,試覽群書,檢間有《道德經》一冊,因便但觀,見數章中盡皆明理,其文淺而意奧,莫知可通。罷觀之後旬日,又獲他卷,注論不同。再尋較之,所注者人各異見,因有如是。朕悉視之,用神盤桓其書久之,以一己之見,似乎頗識,意欲試注,以遺方來。恐今後人笑,於是弗果。 又久之,見本經雲【云】: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當是時,天下初定,民頑吏弊,雖朝有十人而棄市,暮有百人而仍為之,如此者豈不應經之所雲【云】?朕乃罷極刑而囚役之,不逾年而朕心減恐。複以斯經細睹其文之行用,若濃雲靄群山之迭嶂,外虛而內實,貌態仿佛,其境又不然。架空谷以秀奇峰,使昔有嵬巒,倏態成於幽壑。若不知其意,如入混沌鴻……。 況本經雲【云】: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以此思之,豈不明鏡水月者乎 ?朕在中宵而深慮,明鏡水月,形體雖如,卻乃虛而不實,非著象於他處,安有影耶?故仰天則水月象明,棄鏡捫身,則知已象之不虛,是謂物外求真,故能探其一二之旨微。遂於洪武七年冬十二月甲午,著筆強為之辯論,未知後世果契高人之志歟?朕雖菲材,惟知斯經乃萬物之至根,王者之上師,臣民之極寶,非金丹之術也。故悉朕之丹衷,盡其智慮,意利後人,是特注耳。是月甲辰書成,因為之序。
大明太祖高皇帝禦注道德真經卷上
??????? 右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至天子,下及臣庶,若有志於行道者,當行過常人所行之道,即非常道。道猶路也,凡人律身行事,心無他欲,執此而行之,心即路也,路即心也,能執而不改,非常道也。道可道,指此可道言者,蓋謂過人之大道。道既成,名永矣。即非常之名,可行焉,可習焉。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道之幽微,靜無名而動有益,即無極而太極是也。且如吾為天下君,善政之機日存於心而未發,孰知何名?才施行則有賞罰焉。不但君心有賞罰,賢人君子有志,則皆能利濟萬物,所以無名天地之始,即君子仁心畜之於衷,發而濟萬物,則有名矣,豈不萬物之母雲?
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無欲觀其妙,謂道既行,而不求他譽,以己誠察於真理,故雲:常無欲,以觀其妙。又常有欲以觀其徼,非他欲也,乃欲善事之周備耳。慮恐不備,而又欲之,非聲色財利之所欲。徼言邊際也。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 為前文奇甚,故特又贊之。
??????? 右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國王及臣庶,有能行道者,篤能行斯大道,勿於道上加道焉,善上更加善焉。凡以巧上此二事者,美則美矣,不過一時而已,又非常道也。故美盡而惡來,善窮而不善至矣。若治天下者,務使百姓安,不知君德之何如,即古野老雲【云】:帝力於我何有哉?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不過複前之文,故有比假之說。言既有即生無,既難即生易,既有長即生短,既有高而必生下,既有音聲諧和內音,必高低者相挾。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聖人篤其已成之大道,己不再他為,曰無為。以不言之教,雲不欲使民暴稱揚耳。故下文萬物作而不辭,是生長萬物,不言其能也。
萬物作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惟不居,是以不去。
言聖人利濟萬物,不自矜也,長養萬物,而不專自用也。功成而不居,乃成而不自主也,令有所屬。不去,是謂不棄也。
右第三章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草廬已注盡矣,吾再益之。老子之意深焉,夫尚賢之國病多,貴難得之物,民患盜矣。夫多病者,比國有淳良之臣,天下措安,君尤尚賢,人詐,賢可習矣。既能仿之,若他日親近,則淳良之臣非禍則去之。故老子雲: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大概使民不知賢貴,不知貨財之難得,天下安。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是以聖人常自清薄,不豐其身,使民富乃實腹也,民富則國之大本固矣。然更不恃民富而國壯,他生事焉。是為實腹弱志強骨也。
常使民無知無欲。
使民無知無欲,即前文不尚賢不貴難得之物,致民不見而不貪是也。
使夫知者不敢為也。
?? 既知國之不尚,雖知可慕,亦不敢為是也。
為無為,則無不治矣。
?? 諸事先有勤勞,而合理盡為之矣。既已措安,乃無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茶马古道》.doc
- 《韩非子》全文.doc
- 《河之南》解说词.doc
- 《鹖冠子》全文.doc
- 《淮南子》全文.doc
- 《列子》全文.doc
- 02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 03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 04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 05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 CNAS-CL63-2017 司法鉴定-法庭科学机构能力认可准则在声像资料鉴定领域的应用说明.docx
- 12J7-3 河北《内装修-吊顶》.docx
- 12N2 河北省12系列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燃气(油)供热锅炉房工程.docx
- 内蒙古 12S8 排水工程 DBJ03-22-2014.docx
- 山西省 12S10 12系列建筑标准设计 管道支架、吊架.docx
- 16J601-木门窗标准图集.docx
- 12J8 河北省12系列《 楼梯》.docx
- CNAS-GL37 2015 校准和测量能力(CMC)表示指南.docx
- CNAS-RL02-2016 能力验证规则.docx
- 津02SJ601 PVC塑料门窗标准.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