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史论文】《艾青,面向世界的诗人--论艾青国际题材诗》.docVIP

【现当代文学史论文】《艾青,面向世界的诗人--论艾青国际题材诗》.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艾青,面向世界的诗人 ——浅论艾青国际题材诗 高永年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摘 要:打开艾青的诗集,几乎看不到风花雪月、鹤唳白云、红颜静女之类的歌咏,他关 注的是整个人类的前途和命运,他珍惜着自己的情感,把抒情的诗笔径直伸向更加值得歌唱和 鞭挞的领域,这一创作精髓和审美意义的汁液,一直渗透到他艺术生命的终极。艾青善于调动 各种艺术手段,以其敏锐的艺术感受力和表现力,在多层次的意境展示中表现主题。艾青是当 之无愧的面向世界的诗人。 关键词:面向世界;美学风标;意境层次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每当我读到艾青国际题材的诗,便情不自禁地联想到大海。联想到从大海的视界不及的彼岸而来的波浪追逐着的波浪,她始终按照自己的方向奔腾不息,她是那样的深沉、执着,那样的坚韧而有信心;联想到大海天幕般的胸襟——她不分疆界,没有偏见,无论到哪里,都是同样的怒吼、低语、同样的欢唱、嘻笑(……大海的深沉执着的特性、阔大浩瀚的胸怀,不正是诗人艾青的象征吗! 诗人的足迹遍天下,他不断迈动着前行的步伐,不停地唱着心中的歌。可以说,在国际题材方面,艾青是新诗六十年中创作力最旺盛、收获最大的一位。他正式发表的第一首诗《会合》,就是1932年在法国留学时创作的一首国际题材的诗。回国后不久,写了狱中诗《马赛》、《巴黎》等。抗战时期写了反法西斯的《哀巴黎》、《希特勒》、《土伦的反抗》等有力的诗篇。解放初期到苏联访问,写了《普希金广场》等,收入诗集《宝石的红星》。1954年到智利访问,并取道莫斯科、布拉格、维也纳等地,写了组诗《南美洲的旅行》,收入诗集《海岬上》。复出后,他三次出国,这三次出国的所见、所闻、所感使艾青的诗情迸发,写下了许多感情真挚、思想深刻的优秀诗篇。 诗人的艺术创造只有得到社会或整个人类的承认,才具有其存在的鲜活的价值。艾青诗歌作品的社会效果和艺术价值究竟如何?古往今来的鉴赏史实证明,读者的褒贬抑扬,往往是对作品的最公正的评价,也是检验作家功过是非的重要标志。因此,我们只需简单地罗列几件事实,即可明晰地回答这个问题:五十年来,艾青的诗愈来愈多地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他的诗被译成俄、英、德、法、西班牙、日、捷克等十余种文字,在国际上拥有很大的读者群,多次被外国友人邀请出国访问;当诗人横遭厄运时,许多外国朋友关心他的命运,千方百计地打听他的下落,有的甚至为了使他摆脱困境而冒险地奔波,著名智利诗人聂鲁达,竟对着滔滔的大海,深情地呼唤艾青的名字;当诗人重新获得艺术生命之后,许多外国朋友感到由衷的高兴,从内心里迸发出“诗人,人们永远热爱你”的呼喊,抒写了一篇篇热情洋溢的《致艾青》诗,在国外掀起了一阵阵“艾青热”。许多学者还专门研究艾青,1980年6月,在法国召开的“中国抗战文学国际座谈会”上,大会主席为了满足来自世界许多国家代表的强烈要求,特意把“向艾青致敬”作为会议的主题之一,让人们尽情地表达对诗人的崇敬和爱戴之情。这一件件生动感人的实例,从各个不同角度,以其稳固的形式,对艾青的创作做了最高的鉴定:艾青的诗,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具有国际性的社会功能,持久的艺术价值及强烈的审美魅力。无怪乎,诗人艾青被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智利诗人聂鲁达称为“中国诗坛的泰斗”。美国学者罗伯特·C·费兰德把艾青和希克梅特、聂鲁达并称为“三位最伟大的人民诗人。” 高尔基曾经说过:“诗人是世界的回声”,“不要把自己集中在自己身上,而要把全世界集中在自己身上。”艾青在这方面是当之无愧的面向世界的诗人。 一 诗是自由的使者,永远忠实地给人类以慰勉,在人类的心里,播散对于自由的渴望与坚信的种子。 ——艾青《诗论》 “交付出最真挚的爱和最大的创作的雄心”“使自己的歌成为发自人类的最真实的呼声”[1]这是艾青在五十年的诗歌创作中始终遵循的信条。他不仅把这种精神明确地写进诗论,也把她注入了抒情的诗篇。歌唱自由、友谊、和平构成了艾青国际题材诗歌的主旋律。 表明艾青从美术向文学移动的《会合》,是这个主旋律的序曲,它写的是1932年1月16日在巴黎参加“世界反帝大同盟·东方支部”召开成立大会的情景。诗中描绘了来自日本、安南、中国的一群进步青年的战士形象,热情地为争取自由而斗争的人们歌唱。对这首诗,我们首先值得提及的是,艾青是这次会议的参加者,也是这个队伍中的一名自觉的歌者。他写这首诗并没有想到要发表,是他同房间的一名诗人看到诗稿后,认为这首诗不但是战斗的呐喊,而且是艺术的珍品,便自作主张地寄出去发表的。会场上人们的激情感染和震动着艾青,这种激情与艾青作为战士和诗人的易感的心水乳交融,有着和谐的、内在的呼应,非

文档评论(0)

精品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