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高考分析郑州第十四中学.doc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郑州市2008年高考语文质量分析 一、2008年全国Ⅰ卷试卷分析及复习建议: (一)试卷总体评价: 1.试卷平稳。 08年全国Ⅰ卷基本继承了去年的格局,保持了相对稳定。 (1)结构、题数、分值同去年。第Ⅰ卷客观题三大题10小题共30分,第Ⅱ卷主观题四大题11小题共120分。 (2)命题考查点大体同去年。如基础知识今年除了把字形的考查换成字音外,成语运用、病句辨识和语句衔接三个知识点与去年考查一致;文言文的选材仍然是史传文,考查实词辨析、筛选信息和分析概括三个知识点;作文沿袭了“新材料作文”的设计思路,给材料而不给话题,让考生在材料范围内自主确定角度、立意、文体、标题。 2.关注社会。 08年全国Ⅰ卷表现出强烈的时代感,涉及奥运、冰灾、海啸、地震、粮食安全等内容粮食安全地震、冰灾、海啸直接以“汶川大地震”为材料来命题的。提醒考生关注社会,两耳不闻窗外事。《考试大纲》各知识点全部在考纲范围内08年《考试大纲》在表述及相关要求上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识记删去了“常用”限制,扩大了考查的范围字音的考查中考了“圈”“”等常的字,“愀”“龃(jǔ)龉”等不常的字。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第六大题修改求职信不得体的词语、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写作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新课标初中语文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 能力要求 知识点 识记 理解 分析 综合 表达 应用 鉴赏 评价 分值 总计 第 一 大 题 基 础 知 识 字音 √ 12 分 字形 近义词 熟语 √ 标点符号 辨析病句 √ 句子衔接 √ 第 二 大 题 社 科 类 说 明 文 阅 读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9 分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 √ 第 三 大 题 文 言 文 阅读 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 9 分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筛选文中的信息 √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第 四 大 题 古文翻译古诗赏析名句默写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 23 分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 第 五 大 题 文 学 作 品 阅读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22 分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第 六 大 题 语言表达 辨析并修改病句 15 分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第 七 大 题 作 文 基础等级:①符合题意②符合文体要求③感情真挚,思想健康④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⑤语言通顺,结构完整⑥书写规范,标点正确  发展等级:①深刻②丰富③有文采④有创新 √ 60 分 各能力题数及赋分总计 2题 8分 3题19分 8题31分 7题84分 1题 8 分 21题150分 (三)考生答卷情况分析及复习建议: 08年全省试卷平均得分92.7分,得分率61.8%[05年平均得分97.09分(得分率64.73%);06年平均得分91.08分(得分率60.72%);07年平均得分92.2分(得分率61.47%)],难度值0.62,难度适中。 第一大题“基础知识”。该大题有4道小题,每题3分,共12分。 [答题情况]平均得分6.79分(5.4分),得分率56.61%(45%),得分率在七个大题中排名第三(倒数第一)。 1小题考查现代汉字的字音。答案为C项该题考查考生对的辨别。项根据收入的多少来定开支的限度伸手到口袋里拿东西。比喻能够轻而易举地办成某件事情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比喻话的说法不一而用意相同,或一件事情的做法不同而都巧妙地达到目的出人们意料项该题重点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项3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管理学科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