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在错误中寻找收获
宁波外国语学校 孙碧嫣 315016
作为一名教师,你一定在学生的作业或试卷中批阅过各种错误.看到纸上的“×”,你是烦恼?生气?心情沉重……那么会不会有一点点喜欢呢?许多教师视错误为洪水猛兽,唯恐避之不及.可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更何况“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布鲁纳语).事实上,对于教师而言,学生的错误是一笔丰厚的“财富”,这些“财富”能让你追溯学生的思路,从中你能看到智慧的火花;这些“财富”能让你反思你的教学,从中受益;这些“财富”能让你看到学生的欠缺,帮助他们弥补;这些财富也能让你看到学生的可爱,让你会心一笑.
1“大错误”背后的“小问题”
例1已知点A(-1,0)和点B(1,2)在坐标轴上确定点P,使得△ABP为直角三角形,则满足这样的条件的点P有几个?(52人的班级有41人没有得出正确答案,学生真的掌握得如此糟糕吗?)
师(走进教室,感慨地):昨天作业第6题有将近80%的同学出错.
生(沉默)
师(转而轻松的表情): 但是在老师看
来,问题没有那么糟糕. 值得高兴的是大家
已经学会了合理的分类思考,其实你们离
正确只有一步之遥,并且老师已经找到
了错误的解决方法.
生(流露出急切地、感兴趣的眼神)
师(扬了扬手中的圆规):一把圆规!
生(疑惑地):圆规?
师:没错!Rt△ABP以直角顶点进行分类:①以A为直角顶点,过A作AB的垂线交y轴与P1点;②以B为直角顶点,过B作AB的垂线分别与x轴y轴交于P2、P3两点;(错误之处)③以P为直角顶点,以AB为直径画圆交x轴、y轴与P4 、P5 、P6三点.
生:噢.(气氛轻松、愉悦)
解决此题有两点关键之处,其一是合理分类:以每个字母为直角顶点分成三类,其
二是在每一类的基础上找全(不遗漏、不重复)这样的点:①以A为直角顶点与②以B为直角顶点属于同一类,都可以通过画AB的垂线寻找与坐标轴的交点来解决.而③要找到以P为直角顶点的直角三角形则利用了圆里的知识点: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因此以AB为直径画圆,此圆与坐标轴的交点符合要求.相比较前两类的作垂线这一类的作圆的要求更高一层次,也是学生失误较多之处.
例2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后,进行一次测试,其中一题:关于x的方程
有实数根,求m的取值范围?有超过三分之一的解答:
△=
从以上的解答可以看出,学生把默认为一元二次方程.数与符号思维方式是数学中最原始、最重要、最根本的思维方式[1].用字母表示数早在初一上册已经教授,且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在思维意识上它似乎并没有被每个学生接受,从而真正走进每个人的心里.也许在部分学生心里下意识地把(m-2)看成一个固定的符号亦或是某个具体的数字.这样一来或许可以解释学生屡犯得x=1的错误.
2“小错误”背后的“大问题”
例3黑板上展示:解方程
解:3(x+1)-(x-1)=x(x+5)
经检验:原方程无增根,原方程的根为
师(加重语气朗读):“经检验……”(学生大笑).
师:睁着眼睛说瞎话!压根就没有进行增根的检验,不然不会发现不了x=1这个增根.
请问:分式方程为何要检验?
生甲:分式方程在解的过程中会产生不适合方程的增根.
师:分式方程为什么会产生增根?
生乙: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时,未知数的取值范围扩大(从分母不为零→一切实数),因此可能产生不适合原方程的根.
师:如何进行增根的检验?
生丙:根据产生增根的原因,只要看求出的根是否会使原方程分式分母为零,即可判定是否为增根.
(原因明确了、意义明白了、方法找到了,相信这样,学生很难忽略检验)
教师在教授分式方程的解法时,无一例外会强调检验,可是很少有教师会费大量的时间和篇幅来讲解检验的根源,而是把检验具体如何操作、如何书写作为重点,更有甚者强调:检验是分式方程的必要步骤,不写是要扣分的.基于此,检验便成了一种形式与摆设.看来学生的“忽略”大有原因!
此外,教师不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剥夺了学生对知识形成的体验,急功近利也许会“无言地”传达给学生一个信息:来龙去脉无关紧要,而结果最为重要.久而久之,会使学生养成不会思考只会套用现成的模式做题的习惯.
在学生的错题中你会发现这样的蛛丝马迹,仅举两例:
例4化简:,取一个你喜欢的x的值,并求值.
学生解答:原式=(x不能取2)
当x=0时,原式=0
(只让结果中的分式有意义即可?那么原式中及分式化简中的分式呢?)
例5若分式方程有增根,则它的增根是________
学生解答:x=±1
(若方程有增根x=1,则可推算m=3;若方程有增根x= -1,则m无解。何意?无论取何值都不可能产生增根x=-1 !)
例6老师,你来看到底谁对?刚上完课,生甲和生乙就迫不及待地拿着草稿本要求给予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