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物理公式小结.ppt
* 公式小结如下:力学部分 1、弹力的大小:对于弹性形变的物体产生的弹力与形变量成正比。即:F=KX (K为劲度系数,X为伸长量或压缩量) 2、滑动摩擦力:f=uN N是正压力。其大小与物体所受支持力相等 3、匀变速直线运动一般规律:包括五个物理量和5个常用方程 4、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殊规律: A、其速度跟时间成正比: 即V1:V2 = t1:t2 B、位移跟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即S1:S2=t12:t22 (1)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C、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通过的位移之比为奇数比: 即:S1:S2:S3:---Sn:----= 1:3:5:------:(2n-1):---- D、通过连续的相等位移所用时间之比: t1:t2:t3:----tn:---- = 1:√2 – 1 :--(√n –√n – 1):-- A.匀变速直线运动某一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殊规律: (无初速限制) B.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中点的速度: C.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内通过的 位移成等差数列: 即:Sn+1-Sn=aT2 5、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 特点:Vo=0;a=g 规律: Vt=gt h=gt2/2 Vt2=2gh 自由落体运动 上升过程是加速度为a= -g的匀减速运动,下落过程是自由落体运动,各自均符合匀变速运动规律 竖直上抛运动: 全过程是:a= -g(取Vo方向为正方向)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tgα=Vy/Vx=gt/Vo tgβ=Y/X=gt/2Vo tgα=2tgβ 竖直:Vy=gt a=g y=gt2/2 6、平抛: 水平:Vx=Vo a=0 x=Vot 7、圆周运动: (1)线速度:V=S/t=2πr/T=2πf=ωr (2)角速度:ω=φ/t =2π/T=2πf=2πn 单位:rad/s(弧度/s) T=1/f f的单位为Hz 或r/s(圈/秒) (3)向心加速度: (4)向心力:F向心= man=mω2r = = m 8、 过最高点的条件: (1)没有物体支撑的小球: (3)用轻杆连接着(有支承物)的物体: (2)有物体支撑的小球:0 V≤ V0 9、开普勒第三定律: 10、万有引力与天体的运动 基本方法1:将行星、卫星(含人造)围绕太阳、行星的椭圆运动近似为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 即:卫星的加速度、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在同一系统内, 只是轨道半径的函数。 基本方法2:万有引力等于重力 特例:当r=R(R为星体半径时,g为星体附近的重力加速度) GM=gR2 黄金替代 g=GM/r2 第一宇宙速度: 11、恒力做功的计算: W = Fscosθ θ:F与θ的夹角 12、功率:P=W/t=ΔE/Δt=FVcos θ 注意用P=FV分析动力机械的启动问题。 13、单摆的周期: 14、 波长、周期(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在机械波中,波的频率由振源决定,在传播过程中是不变的。波速由介质本身的性质决定,不同介质波速不同,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频率不变,波长与介质的波速成正比。 15、五大基本规律: (1)合外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ΣF=ma (2)合外力的功是物体动能改变的原因:ΣW=ΔEk (3)合外力的冲量是物体动量改变的原因:ΣI=ΔP (4)只有重力或弹簧弹力做功,系统(或物体)的机械能守恒: E1=E1 Ep1+Ek1=EP2+Ek2 (5)系统不受外力或外力合力为零时,系统的动量守恒。 P=P1’ P1+P2=P’1+P’2 注意:合外力随不得零,但系统所受外力远大于内力时,(常常是相互作用时间极短),动量近似守恒。 合外力随不得零,但在某一方向上不受外力或在该方向上外力的合力为零,系统在这个方向上动量守恒。 电学部分: 16、电场部分公式小结: E= 决定式 定义式 E= 决定式 E= Uab d 决定式 E、F的方向单独判断 正电荷所受电场力方向与场强方向相同;负电荷所受电场力方向与场强方向相反。 (1)带绝对值运算的公式: 匀强电场电场力做功的计算:W=±qEd (2)带符号运算的公式: Up= εP q 定义式 Uab= Wab q 定义式 Wab=εa- εb= -Δεp 正负号的意义 W: 正:电场力做正功 负:电场力做负功 Up: 正:电势大于0 负:电势小于0 Uab: 正:UaUb 负:UaUb A、垂直于电场方向: X=V0t 平移 B、平行于电场方向:y=at2/2 侧移 L= V0t a=F/m=qE/m=qU/m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