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古代趣诗.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闲话古代趣诗.doc

闲话古代趣诗 清代黄周星载《制曲枝语》中说:“今人与情境之可喜者,辄曰‘有趣,有趣’。则一切语言文字,未有无趣而可感人者”。看来古人作诗颇重诗趣,舍此讽诵吟咏便觉无趣,味之生厌。诗趣最为突出的有下面几种:机趣、谐趣、傻趣、理趣、稚趣、意趣等。   机趣——   诗人匠心独运,作精妙的构思,能显示高超的智慧,使人从其诗中巧中见趣。   机趣手法很多,常用的有用谐音双关与谐意双关之巧字的;有用新颖独到的设喻之巧比的;有用回文、重叠、顶真及藏头字等格局之巧构的;有用乏味的数字织成诗篇而臻卓然独造之巧连的;有用对仗使语意秀拔之巧对的。所有这些,都能激发读者欣赏之兴趣。 2006-12-18 00:06 回复 南柯一梦幽然醒 0位粉丝 2楼  譬如,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的《两地书》,就很有机趣。大家都知道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卓文君是西汉大富商卓王孙的女儿,十七而寡。辞赋家司马相如,是汉景帝的弟弟梁孝王刘武的门客。司马相如落魄归属后,卓文君毅然冲破封建罗网,与之自由结合,私奔至临邛,卖掉车马,当垆沽酒,《史书》中载有他们的事迹。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婚后不久,便辞别娇妻去长安做官。一去五年,司马相如才给卓文君写了一封信。信上也才只有十三个数字: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   这十三个数字的含义是什么呢?卓文君有敏思之才,一眼就看出其中的奥妙。   在这行数字的排列中,唯独缺少“亿”这个数位。“无亿”,从谐音上推断不就是“无意”吗?原来司马相如有外心了。这“亿”不写出来,确实起到了一般文字所不能及的作用。周溶泉教授曾分析说:无“亿”,“一是司马相如难以将弃旧之念向妻子启齿,二是司马相如又要让妻子明白他欲中断夫妻恩爱的打算,三是司马相如告诉妻子音书久滞的真正原因。一字之省却容纳了诸多内容,这种以不写比写还要来的妙的写法,就文学角度来讲,的确别具风味,饶有机趣。”   卓文君看到这样的信,当然很伤心,也很气愤。为了挽回司马相如的那段夫妻情感,也挥笔回书:   一别之后,两地相悬,说是三四月,却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断,十里长亭望眼穿,百般想千般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卓文君依照司马相如的十三个数字,挨次镶嵌进去,其感情,顺沿着数字的递增而递增,落墨极妙,颇见机趣。乏味的数字一走进文学领域,顿时给人诗意盎然的感觉。 2006-12-18 00:07 回复 南柯一梦幽然醒 0位粉丝 3楼 再如,宋朝李禺有首回文诗《记怀》,顺读是儿忆父,妻忆夫,而倒读则成了夫忆妻,父忆子,奇妙之极,不能不叫人叹服有机趣之美。全诗如下:   儿忆父兮妻忆夫,寂寥长守夜灯孤。   迟回寄雁无音讯,久别离人阻路途。   诗韵和成难下笔,酒杯一酌怕空壶。   痴心己见曾来往,水隔山遥望眼枯。   诗中的“忆”是与“离人”的“久别”相对应的。丈夫长期在外,妻子孤灯独守,寂寞难耐,小孩见不到父亲,自然也缺少欢趣。诗人没有写妻子思念丈夫怎样不思食寝,也不在人物诸如愁眉苦脸的形态上用笔泼墨,更不在她遥望远方掩面而泣的感情外露上去作描写,而是紧抓一个“忆”字来贯穿全篇,于淡雅的语言中见出沉郁的情致。   倒读,这首诗就是:   枯眼望遥山隔水,往来曾见几心痴?   壶空怕酌一杯酒,笔下难成和韵诗。   途路阻人离别久,讯音无雁寄回迟。   孤灯夜守长寥寂,父忆妻兮父忆儿。   全诗融入了浓重的感情。有迢迢万里不见家乡的悲伤,有萦怀妻儿的凄苦。此诗顺读与倒读,都能在“两地相思,一种离愁”上连成一体。在内容的互有联系上突破了回文诗极易流于形式技巧的局限,其诗之功力,可谓妙哉! 2006-12-18 00:07 回复 南柯一梦幽然醒 0位粉丝 4楼 清人徐子云的《算法大成》中有首数学诗《算来寺内几多僧》,使数学知识变抽象为形象,富有独造的机趣性。   巍巍古寺在山林,不知寺内几多僧。   三百六十四只碗,看看周尽不差争。   三人共食一碗饭,四人共吃一碗羹。   请问先生明算着,算来寺内几多僧。   这首诗虽然谈得使数学运算,但却有文学色彩。首先,它的韵脚造成了上口易记的语势;其次,其已经把人带入了有诗味的想象之中。山林,古庙,给人感觉深远。有庙必有僧,多少僧?诗中暗示可以算出。这样,人们在学习数学中,同时受到了文学的熏染。(附:僧数为624人) 2006-12-18 00:08 回复 南柯一梦幽然醒 0位粉丝 5楼  谐趣——   谐趣的诗,其主要特色是:庄谐杂作,幽默风趣,有的语言犀利泼辣,讽刺性极强。如:   隔花阴,远远望见个人来到。穿的衣,行的步,委实苗条,与冤家模样儿生得一般俏;巴不能到眼前,忙使衫袖儿招。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