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南大学土建学院 沪昆高速铁路跨320国道特大桥(60+100+60)m连续梁施工监测、监控方案
PAGE
PAGE 17
沪昆高速铁路跨320国道特大桥
(60+100+60)m连续梁
施工监控方案
中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2011年1月8日
沪昆高速铁路跨320国道特大桥(60+100+60)m连续梁
施工监测、监控方案
一、概述
跨320国道60+100+60m连续梁桥是新建铁路沪昆高速铁路上的连续梁桥,该桥跨径组合为60+100+60m。
图1 桥梁概图
结构形式:
梁体为单箱单室,变高度,变截面结构,箱梁顶宽12.0m,箱梁底宽6.7m。顶板厚度除梁端附近外均为40cm,底板厚度40至120cm,按直线线形变化,腹板后60至80,80至100cm,按折线变化。全联在端支点,中跨跨中及中支点处共设5个横隔板。
防护墙内侧净宽8.8m,桥上人行道钢栏杆内侧净宽11.9m,桥梁宽12m,桥梁建筑总宽12.28m。
梁全长221.5m,计算跨度为60+100+60m,中支点处梁高7.85m,跨中10m直线段及边跨15.75m直线段梁高为4.85m,梁底下缘按二次抛物线变化,边支座中心线至梁端0.75m。
主要技术标准
设计速度:设计350km/h。
线路情况:双线,直线,正线线间距为5.0m,
设计使用年限:正常使用条件下梁体结构设计使用寿命为100年。
施工方法:桥位悬臂灌筑施工。
地震烈度:本结构使用与设防烈度八度及以下地区。
主要设计荷载
结构构件自重:按《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采用。
附属设施重(二期横载):包括钢轨、扣件,道砟板、砂浆垫层、混凝土基座等线路设备重,以及防水层、保护层、人行道栏杆或声屏障、遮板,防护墙、接触网支柱、电缆槽盖板及竖墙等附属设施重量。二期恒载布置按照150KN/m计。
基础不均匀沉降:相邻两支点不均匀沉降不大于0.02m。
活载:列车竖向活载纵向计算采用ZK标准活载,列车竖向活载桥面横向计算采用ZK特种活载。
附加力:风力按照《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计算,温度荷载按照《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计算,设计合龙温度取桥位处最低和最高月平均温度平均值,均匀温差按照升降温20度,日照温差按顶板升温5度计算
列车脱轨荷???:根据《新建时速300-3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
施工荷载:施工挂蓝、机具、人群等按800kN计;当采用的施工荷载大于设计荷载或本设计验算荷载时,施工方应结合具体运架梁方式对运输假设荷载重新进行检算。
地震力:按《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规定计算。
主要材料
混凝土:梁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0,封锚采用强度等级为C50的干硬性补偿收缩混凝土。
纵向预应力体系:预应力筋采用1X7-15.2-1860-GB/T5224-2003预应力钢绞线,锚固体系采用自锚式拉丝体系,锚具应符合《铁路工程预应力筋夹片式锚具、夹具和连接器技术条件》,张拉采用与之配套的机具设备,管道采用镀金金属波纹管成孔,金属波纹管应符合《预应力混凝土用金属波纹管》要求。合拢段处预应力筋金属波纹管采用增强型,其他可采用标准型。
普通钢筋: Q235钢筋应符合《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HRB335钢筋应符合《钢筋混凝土用钢第二部分:热轧带肋钢筋》。
二、桥梁的施工监控
在整个跨320国道60+100+60m连续梁桥的施工中,上部结构的监控是控制工程的关键部分。为确保桥梁施工质量和安全,中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拟对跨320国道60+100+60m变高度箱型截面预应力砼主跨上部结构进行施工监控,以保证施工阶段的安全、可靠,使施工过程中结构线型、变位以及合拢时符合规范要求。同时结合测试分析和模拟计算,对施工过程结构状态的变化进行有效的预测和控制,优化施工工序,提高施工工艺水平。
在桥梁施工过程中,结构的形状不断发生变化,有些变化量受构件制造、安装精度、材料参数变异性(弹模、收缩和徐变等)以及环境(温度、湿度、风荷载)的影响,还需通过现场对施工过程中各物理量实时的监测,将监测的数据或参数反馈到仿真计算中,对建立的模型中的物理量进行修正,以保证仿真计算的结果更接近桥梁的实际工作状况。监测、监控是桥梁施工安全的有利保障,它对指导施工和保证施工安全真正起到信息化施工的作用,以配合建设、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顺利完成本桥建设。另外,施工监测可以为桥梁设计、施工提供第一手资料和科学数据,积累经验,以便今后改进类似桥梁的设计和施工工艺;其结果还可以作为桥梁运营前初始状态的永久技术档案,是若干年后评估桥梁状态的重要依据。
目前桥梁工程的施工状态的监控已逐步引起工程界的重视。实践证明施工阶段的位移状态是十分复杂多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