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隋唐五代文学第九讲 李商隐.doc
隋唐五代文学第九讲 李商隐
一 引言
崔珏《哭李商隐》:
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
葛立方《韵语阳秋》卷二:
公(杨亿)尝论义山诗,以谓包蕴密致,演绎平畅,味无穷而炙愈出,钻弥坚而酌不竭。(“西昆体”)
王安石:
唐人知学老杜而得其藩篱者唯义山一人而已。(蔡居厚《蔡宽夫诗话》引)
施补华《峴佣说诗》:
穠丽之中,时带沉鬰。
何焯《义门读书记》:
有声有色,有情有味。
孙梅《四六丛话》:
《樊南甲乙》,今体之金绳,章奏之玉律也。循讽终篇,其声切无一字之聱屈,其抽对无一语之偏枯……学者舍是何从入乎?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
四六文如果作为一种不切实用,但形式美丽不妨当作艺术品予以保存的话,李商隐的四六文是唯一值得保存的。其余四六文作者固然还有不少名家,按古文运动的标准,都可以归入陈言务去的一类,全部废弃并不可惜。
二 生平
李商隐(812~858),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从祖父起,迁居郑州(今属河南郑州市)。父亲李嗣曾任获嘉(今河南获嘉县)县令。商隐三岁时,父亲受聘为浙东(后转浙西)观察使幕僚。他随父由获嘉至江浙度过童年时代。李家从商隐曾祖父起,父系中一连几代都过早病故。商隐十岁,父亲卒于幕府。孤儿寡母扶丧北回郑州,“四海无可归之地,九族无可倚之亲”(《祭裴氏姊文》),虽在故乡,却情同外来的逃荒者。或者正是由于家世的孤苦不幸,加之瘦赢文弱,形成他易于感伤的性格,但同时也促使他谋求通过科举,振兴家道。
文宗大和三年(829),李商隐謁令狐楚,受到赏识。令狐楚将他聘入幕府,亲自指点。岁末楚卒,卒前命商隐代其上表陈情。
开成二年(837)令狐楚子令狐綯助商隐中进士。
开成三年(838)李党的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爱其才,辟为书记,以女妻之。牛党骂其“背恩”。
从大和三年(829)踏入仕途,到大中十二年(812~858)去世,30年中有20年辗转于各处幕府。东到兗州,北到涇州,南到桂林,西到梓州,远离家室,飘泊异地。他最后一次赴梓州作长达五年的幕职之前,妻子王氏又不幸病故,子女寄居长安,精神更加痛苦。
三 文学思想
《上崔华州书》:
愚生二十五年矣。五年读经书,七年弄笔砚,始闻长老言:“学道必求古,为文必有师法。”常悒悒不快。退自思曰:“夫所谓道,岂古所谓周公、孔子者独能邪?盖愚与周孔俱身之耳,以是有行道不系今古,直挥笔为文,不爱攘取经史,讳忌时世,百经万书,异品殊流,又岂能意分出其下哉?
《献相国京兆公启》:
人禀五行之秀,备七情之动,必有咏叹以通性灵,故阴惨阳舒,其途不一,安乐哀思,厥源数千。
《漫成五章》其二:
李杜操持事略齐,三才万象共端倪。
四 诗歌内容
(一)政治诗
《行次西郊作一百韵》(反映安史之乱至甘露之变历史):蛇年建丑月,我自梁还秦。南下大散关,北济渭之濵。草木半舒坼,不类氷霜晨。又若夏苦热,燋巻无芳津。髙田长槲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