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加护病房设计导则
加护病房设计指南
美国危重病医学院实践资料委员会美国危重病医学协会
引言
《希尔-伯顿法案》(Hill-Burton Act)于1983年到期失效。这是1947年联邦政府订立的一部法律,它为医院和其它健康保健场所的设计、建造提供资金和监管(1)。自1983年起,这种监管工作便由各州自行担当。此外,诸如医疗保健组织评审联合委员会(JCAHO)和国家防火协会(NFPA)这类组织也各自拟定了医疗保健机构的起码标准。尽管这些不属于州立机关的组织设立的标准在技术上不具有约束力,但许多政府部门和私营报销组织却要求遵守这些标准才能报销费用。
设计加护病房(ICU)或是改建现有病房时,不仅要了解管制机构的标准,而且还要具备熟悉危重病人的危重病医护执业者的专业经验。1988年,危重病医学协会(SCCM)拟定了加护病房设计的导则(2)。以下便是这份导则的修订版,它对从1975年至今的医疗、护理和建筑文献中与加护病房设计和功能相关的部分进行了回顾,提出了这方面的共同看法,同时还提供了SCCM、AACN(美国护理学院协会)及其它组织的危重病医学与建筑学领域的专家意见。
本文说明了优化的加护病房设计方案,并指明了基本的和选用的组件。随着危重病护理工作的进步,这些导则还会经过定期修订。
设计团队
加护病房设计应当由跨学科的团队来完成,队伍中要包括、但不限于加护病房医疗总监、加护病房护士长、总建筑师、医院行管人员、营运工程人员(3)。总建筑师必须要有医院空间分配和医院功能规划方面的经验;营运工程师们应当具备为医院、尤其是危重病房设计机械和电气系统的经验。合适时还应扩大团队,增设医院其它科室中为危重病房、或是在危重病房工作的成员,以确保设计符合加护病房的既定功能。此外在如何提供有效发挥功能的用户友好环境方面,还应当向环境工程师、室内设计师、科室护士、医师以及病人和家属征求意见。设计开发团队应当依据加护病房患者来源、入院和出院标准、预期的病房占住率以及其它地区医院提供的服务来评估对计划的加护病房的预计需求。提供特定护理等级的能力必须通过分析医生实力、员工实力(护理、呼吸疗法等)及支持性服务(化验室、放射室、药房)的可用性来判定。
楼层规划与设计
加护病区总体的楼层规划与设计应当依据患者入院模式、员工与访客交通模式以及对支持性设施的需求,比如护理站、储物室、文书室,此外还应依据行管与教育要求以及这一医疗机构独有的服务。从功能的角度来看,每间加护病房八到十二张病床是最合适的(3、5、6)。每家医疗保健单位均应考虑加护病房中设置正压隔离病房和负压隔离病房的需求,这一需求将主要取决于患者人群以及州公共卫生部的要求。
每个加护病区都应尽可能地设计为医院内部地理中具有鲜明特征区域,出入要受到控制。不能为到达其它科室而穿越加护病区。供给交通和医疗专业交通应当与公共/访客的交通分隔开来。加护病区的位置要经过选择,使其与急救科、手术室、过渡监护病房和放射科相邻,或是能够乘坐电梯直接出入这些科室(7)。
患者区。患者的位置必须要能让医疗保健服务提供者任何时候都能直接或间接地看到他们(例如通过录像监控器),这样在日常和紧急情况中都能监控患者的状况。最好的设计是让患者与中央护士站之间有直接的视线。在模块化设计的加护病区中,从各个护理分站应该能够看到相应的患者。采用滑动玻璃门和隔断墙能够辅助这样的布置,并提高紧急情况下进入病房的通达性。
患者呼叫系统发出的信号、监控设备发出的警报以及电话会增加危重病房内的感官过度刺激(8)。对于这类信号,应当在不降低它们的重要性或紧急性的前提下,将它们调制到能够提醒工作人员、但有害性更低的电平。国际噪声委员会(International Noise Council)建议医院重症护理区的噪声级在白天不超过45分贝(A加权)、傍晚不超过40分贝(A加权)、夜间不超过20分贝(A加权)(A加权分贝级筛出了频率较低的声音,更能代表人耳的听觉范围)(9)。显著的是,大多数医院的噪声级都在50到70分贝(A加权)之间,偶尔还有超过这一范围的情况(10)。鉴于这些原因,应当采用能够吸音的楼面覆层,同时要将感染控制、维护和设备移动的必要性纳入考虑。墙壁与天花板应当用吸音能力高的材料来建造。天花底和天花障板有助于减少回音。门道应当偏置,而不是安排在对称的相对位置上,这样才能减少声音传输。柜台、隔断和玻璃门在减少噪声级方面也有效果。
中央护理站。它能够提供空间充足的舒适区域来容纳所有必要的员工功能。如果加护病房采用模块化设计,那么每个护理分站如果不能提供中央护理站的全部功能,也要提供其中的大部分功能。病房中应当提供充足的头顶照明和作业照明,并应安装壁钟。如果使用了自动化系统,那么就必须为计算机终端和打印机提供充足的空间。应当能够方便地查阅病历表。病区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