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国粮食生产能力与供求平衡的整体性战略框架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加入WTO以后全面融入世界经济,我国粮食供求关系正在发生重要的阶段性变化。随着耕地和水资源紧缺、全球气候变暖以及环境恶化等制约因素的影响,粮食供给增长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逐步加大,粮食供求总体趋向偏紧。在全方位研究粮食供需现状及历史演变、生产能力及影响因素、流通与贸易格局等基本情况基础上,科学评估和预测我国农产品中长期的生产潜力和需求变动趋势,提出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确保农产品供求平衡的整体性国家战略框架。
一、我国粮食生产的现状和中长期增产潜力
我国粮食生产的变化具有阶段性,不同阶段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具有明显差异。未来我国在中低产田改造、技术进步和后备资源的开发方面具有潜力。制约未来粮食增产的主要因素是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的约束日益突出;农业经营比较利益低、生产成本和机会成本加快上升的约束不断强化;科技支撑粮食增产的长效机制尚待形成;粮食生产面临较大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的回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产量在总体上呈现迅速增长的态势。1978年,全国粮食产量30477万吨,2007年达到50160万吨,29年间共增加了64.5%,年均递增1.7%。这29年的粮食产量变化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见图一):第一阶段为1978~1984年,粮食产量持续大幅增长。第二阶段为1984~1998年,粮食产量在周期性波动中逐步提高。第三阶段为1998~2003年,粮食连年减产。除2002年粮食产量较上年略有增加外,基本上呈现粮食连年减产状态。第四阶段为2003~2007年,历史上少有的粮食连年增产。2008年全国粮食产量保持了第四阶段的发展特点,创历史最高纪录,达到52850万吨,实现连续5年增产。
(二)不同阶段影响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
我国粮食的生产以谷物为主。1991年首次公布完整的谷物统计数据,在当年的全国粮食产量中,谷物产量占90.90%;其后这一比例一直在87%和91%之间波动。分品种看,稻谷始终是我国粮食的第一大品种,小麦和玉米产量一度不相上下,甚至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多数年份的小麦产量超过玉米,成为我国粮食的第二大主要品种;但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玉米产量已基本稳定地超过小麦,居于我国第二大粮食品种的地位(见图二)。1978~2007年间,玉米对我国粮食增产的贡献远大于稻谷和小麦,接近粮食产量总增量的1/2,成为我国粮食的第一大增产品种;小麦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略超过稻谷。小麦和稻谷的增产量分别略超过、略低于粮食产量总增量的1/4(见表1)。分阶段看,不同阶段支撑粮食增产的主要因素,往往呈现明显差异。
第一阶段(1978~1984年):粮食产量的持续大幅增长,基本上是通过单产水平的提高来实现的。1978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20587.3千公顷,1984年减少到112884千公顷,减幅达6.4%;粮食单产由1978年的每公顷2527.4千克,增加到1984年的3608.2千克,增加了42.8%(见表2)。在此期间,单产和总产增长最快的均是小麦。但由于基数最大,稻谷仍是支撑这一阶段粮食增产的第一大品种。稻谷、小麦、玉米的增产量分别约占粮食增产总量的2/5、1/3和1/6;豆类增产和薯类减产对粮食总产的影响较弱(见表1)。由于稻谷和小麦主要用作为口粮,这种粮食增产的品种结构,适应了当时主要解决温饱问题的阶段目标。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和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刺激了农民增加投入和发展生产的积极性,是支撑这一阶段粮食增产的主要原因。如这一阶段的化肥施用量增长了近一倍,农村用电量和农机总动力分别增加了65.9%和83.3%(见表3)。农村改革前长期进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高了农业的抗灾减灾能力,也为这一阶段的粮食增产创造了条件。同期,全国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均明显下降(见图三)。
第二阶段(1984~1998年):这一阶段粮食增产速度较此前有明显减小,但在总体上仍呈增长态势;粮食总产的提高主要是通过单产水平的提高来实现的。在此期间,粮食播种面积增加了0.8%,但粮食单产却提高了24.8%;粮食单产水平的提高和播种面积的扩大,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分别达到96.9%和3.1%。玉米对粮食增产的作用迅速凸显,占到粮食增产总量的56.71%,玉米增产量超过粮食增产总量的半壁江山。小麦对粮食增产的作用略超过稻谷,但二者对粮食增产的作用均在20%上下。豆类和薯类对粮食增产的作用分别达到9.8%和7.2%。有效灌溉面积的稳步扩大和化肥施用量的迅速增加,以及农机总动力、农村用电量、农药、农膜使用量等现代生产要素使用量的增加(见表3、表4和图三),有效支撑了粮食总产和单产水平的提高。但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也在波动中呈现逐步扩大的态势,说明加强农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某殡仪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 《20万吨年气体分离装置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 《2007徐州房地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 《2011汽车厂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 《2012某停车场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 《××市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 《UG-75-5.3-M3锅炉循环流化床锅炉改造节能改造项目建议书》.doc
- 《XX项目宗地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 《氨法脱硫及硫酸铵回收工艺可行性报告》.doc
- 《滨河房地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 [精]《某公司1万吨恒温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果蔬冷库建设项目)优秀甲级资质报告》.doc
- [精]《新都物流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 [精]《某公司节能型塑钢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优秀可研WORD)》.doc
- [精]《某某区生物医药工业标准厂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 [精]《某汽车工业园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 [精]《新能源汽车项目_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 [精]《某汽车修理厂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 [精]《新型环保油漆及乳胶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 [精]《某乳业集团乳品加工产业升级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 [精]《新增年产1000千吨鸭蛋粉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