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新课标卷数学(文理科)试题解析(版2份试题解析).doc

2010年高考新课标卷数学(文理科)试题解析(版2份试题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0年高考新课标卷数学试题解析 目 录 2010年高考新课标卷数学(理科)试卷解析 1 2010年高考新课标卷数学(文科)试卷解析 15 2010年高考新课标卷数学(理科)试题解析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II卷第(22)-(24)题为选考题,其他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的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卷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参考公式: 的标准差 锥体体积公式 其中为样本平均数 其中为底面面积,为高 柱体体积公式 球的表面积体积公式[来源:Z。xx。k.Com] 其中为底面面积,为高 其中R球的半径},,则 (A)(0,2) (B)[0,2] (C){0,2] (D){0,1,2} 1.解析:, 故.应选D.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集合间的交集运算以及集合的表示方法,涉及绝对值不等式和幂函数等知识,属于基础题. (2)已知复数,是z的共轭复数,则= A. B. C.1 D.2 2.解析: .应选A. 另解:由可得.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复数的运算,涉及复数的共轭复数知识,可以利用复数的一些运算性质可以简化运算. (3)曲线在点(-1,-1)处的切线方程为 (A)y=2x+1 (B)y=2x-1 C y=-2x-3 D.y=-2x-2 3.解析:由可得 应选A.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导数的几何意义,以及分式的导数运算和直线的点斜式等知识. (4)如图,质点P在半径为2的圆周上逆时针运动,其初始位置为P0(,-),角速度为1,那么点P到x轴距离d关于时间t的函数图像大致为 4.解析:通过分析可知当时,点到x轴距离d为,于是可以排除答案A,D,再根据当时,可知点在x轴上此时点到x轴距离d为0,排除答案B,应选C. 命题意图:本题的求解可以利用排除法,根据某具体时刻点的位置到到x轴距离来确定答案.本题也可以借助解析式来处理. (5)已知命题 :函数在R为增函数, :函数在R为减函数, 则在命题:,:,:和:中,真命题是 (A), (B), (C), (D), 5.解析::函数在R为增函数为真命题,而函数为偶函数,则在R不可能为减函数,:函数在R为减函数为假命题,则为假命题,为真命题,然后根据复合命题的判断方法即可确定答案C.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复合命题的真假的判断,涉及函数的单调性等知识. (6)某种种子每粒发芽的概率都为0.9,现播种了1000粒,对于没有发芽的种子,每粒需再补种2粒,补种的种子数记为X,则X的数学期望为 (A)100 (B)200 (C)300 (D)400 6.解析:由题意可知播种了1000粒,没有发芽的种子数服从二项分布,即,而,则.应选B.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二项分布的期望以及随机变量的性质,考查解决应用问题的能力. (7)如果执行右面的框图,输入,则输出的数等于 (A) (B) (C) (D) 7.解析:根据框图所体现的算法可知此算法为求和: ,应选D.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循环结构的框图、框图对应算法的功能以及列项求和. (8)设偶函数满足, 则 (A) (B) (C) (D) 8.解析:当时,则,由偶函数满足可得, ,则, 令,可解得.应选B. 另解:由偶函数满足可得, 则,要使,只需 解得.应选B.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偶函数性质、不等式的解法以及相应的运算能力. (9)若,是第三象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好老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