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业与乐业》导学案.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敬业与乐业》导学案.doc

《敬业与乐业》导学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识记理解并积累文中的生字、生词及经典语句和格言 3、理清本文的结构,理解本文的主题 4、学习本文条理清晰的论证方法 教学重点: 对课文中“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的学习 教学难点: 1、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真正领悟 2、演讲与口语特色的体会 自学部分: 一、问题导学: 1、走近梁启超(查阅资料,把你知道的有关作者的知识写在下面)。 ? 2、找出文中生字,通过查字典,能说出生字的音形,找出文中你认为比较重要的词语,查出意思,背给同学听。 3、文中引用了许多古语中的经典词句,结合文下注释,弄懂它们的意思。 4、本文是一篇议论文,论点是什么? 5、作者先后谈论了哪几个问题? 6、本文在论证论点时,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举例说明。 7、讨论文章结构,理清思路。?明确:课文共七段,总体结构是总一分一总式:开头总起全篇;然后分别论述敬业和乐业,两个分论点平行并列;最后总结全篇。条理清晰,纲举目张。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 段): 第二部分(第? ??? 段): 第三部分(第??? ??段): 二、? 预习检测:(一)填空: 1、《敬业与乐业》选自《???????????》,作者(???????)?,中国近代?(???????)派代表人物,与其师?(????????)一起领导了著名的“(?????????? ?)。 2、这是一篇(?????????? ),一开始,梁启超就引用国人熟悉的儒家经典《????? ??? ?》和道家经典《?????? ???》中的格言,开宗明义地提出了(?????????????????????????????????)的论点,围绕论点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接下来,分别谈论了(? ???????)、(????? )、(??? ??)的重要性;最后,又用(??????? ???)和(??????????? ????)总结全文旨意。 (二)、给下列加线字注音。 旁骛(?????) ???拣择(?????)????衔着(?????)???承蜩?(??????)???佝偻(?????????)? 亵渎(???????)???强聒不舍(????????)???粘蝉(????????)????层累(??????) (三)、解释下列词语 ①断章取义: ②不二法门: ③安居乐业: ④强聒不舍: ?展示部分: 一、自学展示: 二、重点学习:(合作探究,分组讨论) 1、? 作者是怎样论述“有业”的必要性的?(阅读2----5段) ? 2、? 什么叫敬业?为什么要敬业?作者是怎样论述的?(阅读6----7段) ? 3、? 怎样理解“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作者认为苦乐的关键在于什么?(阅读第8段) ? 4、? ??“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用自己的话说说“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 ? 三、品味语言: 再读课文,找出文中你喜欢的句子并谈理由,并体会本文的演讲和口语特色。 四、拓展提高: 1、读了本文后,你认为学生该如何“敬业与乐业”? 2、文中说“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在你我身边就有这样安心本职工作,干一行爱一行,在平凡岗位上干出不平凡工作的人。试说说他的一些事迹。 五、当堂训练: 最苦与最乐 梁启超 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过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虽失意不苦;老、病、死,乃人生难负的事,达观的人看来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人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法逃躲啊! 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于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是带着苦痛往坟墓里去。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灾、病、老、死,可以达观排解得开。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更重了。 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好老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