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测试:模似冲刺(二).docVIP

2012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测试:模似冲刺(二).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测试:模似冲刺(二).doc

2012年高考仿真模拟冲刺()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11·濮阳华龙区高级中学三摸)下图为闽南地区王氏宗祠“世飨堂”的两块牌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体现聚族而居的宗法观念  B.具有激励族人的教化功能 C.强调尊宗敬祖的文化认同 D.反映重利轻义的价值取向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中国古代宗法制的理解。根据所学A、B、C三项都跟宗法制有关,而D项反映了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人们思想发生变化,故D项不正确。 答案: D 2.(2011·湖南四市九校高三第一次联考)1975年12月,在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山土的竹简《语书》中,凡是“正”字都写成“端”字(如以矫端民心;毋公端之心),这一现象与我国封建社会的避讳制度有关。据此判断,这批竹简应属于下列哪一朝代(  ) A. 西周 B. 明朝 C. 西汉 D. 秦朝 解析: 本题考查秦朝政治制度。秦始皇,嬴姓,赵氏,名政(正),出于对秦始皇的避讳,故将“正”字都写成“端”字。 答案: D 3.(2011·江西南昌高三一模)徐天鳞在《西汉会要》中说:”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以下印证了这一观点的是(  ) A.颁布”推恩令” B.实行察举制 C.重用侍从、秘书等,以削弱相权 D.实行郡国并行制 解析: 抓住材料关键信息:“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西周实行分封制,而秦实行郡县制。再结合西汉初年地方行政制度可知是郡国并行制,故D项正确。 答案: D 4.(2011·江苏盐城高三模拟)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 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B.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 解析: 材料所说的“封建政治”为分封制,“郡县政治”为中央集权制,分封制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A项错误;中央集权制不是以血缘为纽带,C项错误;分封制维护的是奴隶制度,D项错误。 答案: B 5.(2011·辽宁锦州模拟)“大凡受过教育的中国人尽管可能听不懂彼此的方言。却能阅读同样的书籍……如果他们使用的是字母文字,中国恐怕早就分裂为像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葡萄牙那样的许多国家了。”这说明(  ) A.使用字母文字是欧洲分裂成许多国家的主要原因 B.汉字有双重特性:实用性和艺术性 C.统一文字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D.字母文字有艺术性而没有实用性 解析: “大凡受过教育的中国人尽管可能听不懂彼此的方言,却能阅读同样的书籍”,说明中国有统一的文字,统一的文字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答案: C 6.(2011·河南郑州5月质检)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说:由于高度的文化优越感,中国人在文化上始终处在不败的地位,同时导致其对外来事物的普遍排斥,而后更逐渐发展为对外界冷漠的内向型心态。下列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对外政策,材料中的“对外来事物的普遍排斥”“对外界冷漠的内向型心态”体现了中国人的盲目自大心态,乾隆帝的话是很好的佐证。C项正确,其他三项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中外交流,与材料的意思相反。 答案: C 7.(2011·浙江上虞模拟)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反复论辩“天下”,按我们今天的视角,“天下”可理解为(  ) A.王朝 B.中国 C.世界 D.宇宙 解析: 古代人们认为,世界的中心在中国,世界上只有一个文明国家,即中国。 答案: B 8.(2011·湖南岳阳高三模拟)甲午战争时,“所有官兵都携家带眷住在陆上,把兵舰当作一个衙门,点卯应粮,而海军经费则全部移去修建颐和园……”。据此,你认为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军备落后 B.政府腐败 C.军费匮乏 D.军纪松弛 解析: 从材料中官兵携带家眷住在陆地、海军军费移修颐和园等信息反映出,清政府的腐败导致了甲午战争的失败。 答案: B 9.(2011·北京西城4月)20世纪以来,中国历代政府都非常重视中学历史教育。下列历史教育目标,分别颁布于1904年、1912年、1936年和1956年。颁布于1936年的是 (  ) A.“多讲本朝仁政,俾知历圣德泽之深厚,以养成国民自强之志气,忠爱之性情” B.“了解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人” C.“特别说明其(指中国)历史上之光荣,及近代所受列强侵略之经过,与其原因,以激发学生民族复兴之思想” D.“明于民族之进化,社会变迁,邦国之盛衰,尤宜注意于政体之沿革,与民国建立之本” 解析: 本题采用直接选择法,抓住“1936年”这一时间信息。处于抗战全面爆发前夕的19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nsy05lszr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5年08月0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