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白蛇》与《蒙马特遗书》中T的形象对比---毕业论文.docVIP

浅论《白蛇》与《蒙马特遗书》中T的形象对比---毕业论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标题】?浅论《白蛇》与《蒙马特遗书》中T的形象对比 【作者】宁 兰 芝 【关键词】邱妙津??严歌苓????女同性恋??性别认同??? T 【指导老师】梁 平 【专业】汉语言文学 【正文】 引言 ???严歌苓和邱妙津两位女性作家,在九十年代分别创作了《白蛇》和《蒙马特遗书》《鳄鱼手记》等女同性恋文学作品。她们在作品中创造了具有阳刚气质的“T”的文学形象。这类文学形象的代表有徐群珊、拉子和鳄鱼。 邱妙津是台湾彰化县人,毕业于台湾大学心理学系,1994年出国,就读于法国巴黎大学第二阶段心理系临床组,之后转入女性主义研究所。1995年,邱妙津以一把水果刀刺入胸部,结束了自己二十六岁的生命。?她出版中短篇小说集《寂寞的群众》、《鬼的狂欢》、唯一长篇小说《鳄鱼手记》和以及类遗书的书信体小说《猛马特遗书》。她的作品以女同性恋为主题,缔造了90年代台湾女同志文学发展的里程碑,其创作深远地影响了当下台湾的同性恋文学。 严歌苓是留美华裔作家,文革中的混乱曾让她的童年留下深刻的无法磨灭的灰色伤口。她于20世纪90年代留学美国,并把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带入她的作品中,坚持“以女性为主角并且注意重新审视女性的心理特征和生存境遇的女性写作。”《白蛇》是她文革时期中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 对于两位作家作品中的“T”形象,我分别从作家安排文章的叙述结构、社会时代、性别认同以及小说最后的结局这四个方面来进行对比。女同性恋是一个社会边缘族群,她们狭小的社会生活空间让她们为了自己的幸福不得不抗争下去。我分别选取了不同地区的作家来看“T”们如何去抗争,?如何执着地追求爱情。“T”角色注定是一个悲剧英雄,她们是两个性别之间妥协的产物,因此她们注定是分裂和矛盾的。正如邱妙津无法正视自己的真实性别而最终走向死亡,正如徐群珊无法面对强大的传统社会压力,不得不走向传统婚姻。?? 一、同性恋文学发展简述和什么是T 同性恋在中国历史上已经有了数千年的记载,古代女同性恋叫磨镜,或者対食;男同性恋在古代叫断袖和分桃。中国古代同性恋小说大多数都是以描绘男同性恋为主,女同性恋在古代由于表现得较为隐秘,所以表现女同性恋的文学很少。男同性恋小说大多数都以猎奇为主,或者是野史记载的奇闻。明清时代大量的男同性恋小说的创作表现出明清时期的中国对待同性恋的态度更为包容相比于同时代的西方。不少的达官贵人和男旦戏子都有交往,这时期出现了大量的男同文学作品,如醉西湖心月主人的《弁而钗》以及《宜春香质》和清代陈森的《品花宝鉴》。古代女同性恋目前知道最早的记载是汉武帝时期陈皇后与女巫之间的关系,女同性恋文学作品的代表有李渔的《怜香伴》和蒲松龄的《封三娘》。 中国作家真正开始自觉创作同性恋文学是“五四”之后。“五四”之后涌现出大量的女性作家,这些女作家以女性的身份抒写性别解放,创作了大量的女同性恋文学。代表作品有丁玲的《暑假中》、卢隐的《丽石的日记》。男性作家的女同性恋文学创作代表作品有郁达夫的《她是一个弱女子》。? 台湾同性恋文学在八十年代出现了一个创作的高潮,这时期同性恋文学大量出现,如白先勇的《孽子》,朱天心的《荒人手记》等。九十年代中期出现了非常有争议性的作家邱妙津,她创作的《鳄鱼手记》和《蒙马特遗书》开启了女同性恋文学创作的新里程。 严歌苓的《白蛇》和邱妙津的《蒙马特遗书》、《鳄鱼手记》中均出现了 T的形象,分别是《白蛇》中的徐群珊和《蒙马特遗书》《鳄鱼手记》中的拉子和鳄鱼。徐群珊、拉子和鳄鱼,她们身上都具有阳刚色彩,其中鳄鱼、拉子已经成了台湾的女同性恋的自称。“T”也有了具体的文学形象的含义,同时也是特定社会性别角色的代称?? 女同性恋族群中,“T”指特质倾向于阳刚,或外貌喜欢作男性化、中性化装扮者(“T”可能来自英文的Tomboy);[1]?“婆”指装扮、行为、气质阴柔的女同志(又称为P)。台湾女同志文化中的“T”/婆之分,相当于西方的Butch/Femme。[2]?“婆”这个词在最早是相对于“T”?而来,指“T的老婆”。但近年来,婆的主体性已经逐渐浮现,用以泛指气质较阴柔者;Uncle指年长的“T”。这个词起源于60年代,是女同志用来对长辈的尊称。“拉子”、“拉拉”或“蕾丝边”指女同性恋者(由Lesbian谐音而来),最早出现在台湾作家邱妙津的女同志小说《鳄鱼手记》里,并于1990年代开始流行于台湾。[3] 二、两部作品的具体比较 ?(一)从作品的整体结构来进行对比 严歌苓的《白蛇》是一部复调小说,用了多重文本去描述这个故事发展的状态,同样徐群珊的形象,犹如多层状态的组合。《白蛇》没有采取传统的线性叙述模式,而是由三个版本的的版块拼贴而构成的整个文本,“官方版本”3个,“民间版本”4个?,“不为人知版本”6个等组成。其中官方版本是用“革命群众来信、革命文件指示、报纸的光放特稿

文档评论(0)

精品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