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价值问题研究综述.doc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价值问题研究综述 模块一:研究概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价值问题成为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热点之一。二十多年来这一研究过程大体上可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把价值问题引入认识论,提出价值范畴是认识论要研究的重要议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明确提出对事物的认识有事实认识或真理认识和价值认识之分,揭示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阐明价值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二阶段研究的重点是价值与真理的关系。研究讨论的主要问题是:在认识论中价值和真理的关系如何?究竟有无价值真理?价值真理是一元的还是多元的?价值认识是否具有阶级性?如何检验真理的科学性和价值性等等。第三阶段,价值研究在反思总结的基础上有了明显的深入和拓展。研究讨论的主要问题是:价值领域里的认识活动的特殊性;价值的确定过程及其主体结构、价值观的基本问题;价值的本质和人的主体性的关系;建构新时代的价值观的问题,关于价值哲学理论体系的建构,等等。总之,经过广大学者20多年的辛勤耕耘,价值问题的研究领域日益扩展,理论体系日渐形成,某些基本问题的讨论逐步深入,并在一定程度上达成共识。当然,其中也存在着许多分歧和争论。对于这些问题的争论至今仍在继续。 模块二:论点摘要 一、价值的内涵 有的学者认为,从社会实践是人类实现某种价值的目的意识的活动这一视角来界定,所谓价值,是对人生存和生活的满足及人的自我实现而言的、自然与社会的事物的必要性、有用性,并且具有作为人的行为的目的和手段的意义,进而成为人的行为规范和理想的东西。基于这一规定,把价值分类四种:自然的物质的价值;社会的价值;精神的价值和人的价值。 有的学者认为,从“存在的现实性”这一最基本的概念出发,通过对价值在人的生活世界中的历史(文化)功能性考察,认为“价值实际上是一种文化张力,是人的文化意向的客观显现”。 有的学者认为,从词义的肯定面上讲,价值可看作“纯粹的好”或是“本元的好”的同义语。而世间称得上是“本元的好”的仅为人。由此,价值是一个特定的实体,即历史和实践中的人,价值是人。反之,唯有人才是价值。而以往被称为价值的,是由人派生出的“次生价值”,即与本元的好不同的非本元的好,它们作为好要依赖于作为人类历史主体的人对它们的肯定。 有的学者从“价值”的人类学本体论定义上来规定价值的。认为马克思所揭示的人的存在的二重化结构,为理解价值概念的人类学本体论意义这一哲学规定,提供了逻辑前提。人的这种二重化结构的历史生成,意味着人对自然的超越。它标志着价值存在物的诞生和意义世界的确立,标志着人类作为真正的“人”的出现。价值的这种属人的特点,使人类成为整个宇宙中唯一没有对等物和等价物的独特存在。这乃是价值作为哲学概念,其人类学本体论意义的基本内涵。有学者进一步指出,价值的人类学本体论意义还在于:第一,唯物史观认为,只有劳动才造成了人同动物的本质的区别。然而,劳动只是区别于人与动物的历史观尺度,而人的价值存在才是区别人与动物的人类学本体论尺度。第二,马克思对人类超自然的“社会特质”的揭示,张调人的社会性包含着超越性意义,因而凝结着价值的人类学本体论内涵。第三,人的社会性同价值的内在联系,通过马克思对商品二重性的分析进一步显现出来。即商品既表现为使用价值,又表现着价值。这种把作为经济范畴的价值,归结为超自然的属人性质,有其深刻意蕴。这使得哲学的价值概念同经济学的价值概念内在地联系了起来。这种内在相关性,是因为经济学定义上的价值在与使用价值的区别中折射着价值概念的人类学本体论意义,从而显示了价值为人类所特有的性质。第四,人工智能等方面的研究,也进一步确证了价值的人类学本体论性质。尽管人工智能可充当所谓“人工认识主体”,但却永远也不可能成为价值主体,这是人工智能的真正局限所在。 有的学者提出,价值的普遍本质在于,客体对于主体来说的合目的性。价值是表征人类认识和实践过程中的一种合目的性,或客体的主体人性化的肯定意义。在这里,“合目的性”并非一般所谓目的,而是指客体的主体人性化的肯定意义。如果客体合乎主体的某种目的,就有某种价值;如果不合目的,就没有价值。价值体现了人的崇高理想和永恒追求。 有的学者认为,必须把价值本身与评价明确区别开来,因为评价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观念关系,是主体从自身需要出发,以好坏、优劣、利弊、美丑、善恶的观点,批判地审视现实的观念过程,是客观现实的反映;而价值本身则是客体对主体的一种客观关系,具有不以任何观念为转移的客观性。价值的客观性决定于历史必然性的客观性。从这一视角出发,价值应有如下决定:第一,价值是人作为社会生物的需要与现存世界的必然的历史的联系;第二,价值是人作为社会历史主体的特有的存在方式—以发展求生存,价值是客观现实对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的肯定关系;第三,价值有时间上的矢量性,是趋向未来的动态关系,最有价值的是代表未来者;

文档评论(0)

1457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