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乡高效特色农业产业规划立项报告》.doc

《马家乡高效特色农业产业规划立项报告》.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65 目 录 1、马家乡高效特色农业产业规划立项报告………………1 2、建设高效特色农业规划的指导思想和规划目标………………3 3、高效特色农业产业规划主要建设领域…………………7 4、绿竹产业规划……………………………………………8 5、藠头产业发展规划………………………………………13 6、马家乡牛骨头大米发展规划……………………………16 7、PIC 猪养殖基地规划…………………………………………21 8、生态旅游开发规划……………………………………… 27 9、油樟产业规划…………………………………………… 31 10、和平村民族果园基地果树低改和基础设施规划…… 33 11、马家乡民族果园公路建设项目规划………………… 40 12、马家乡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和平肉牛养殖基地的规划方 案………………………………………………………………44 13、林下特色家禽养殖项目……………………………… 50 马家乡高效特色农业产业规划立项报告 1、地理位置 马家乡位于长江以南,乡政府驻地马家街村,距县城16公里,东临江南镇和长宁县的下场镇,南靠长宁县的梅柏乡, 西接翠屏区宋家乡,北连长江,幅员面积53.6平方公里。 2、区划人口 马家乡共辖12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70个村民小组,有3180户,12570人。其中回族1026人,汉族11945人,是南溪县唯一的回汉少数民族聚居乡;有农业人口12310人,非农业人口290人。 3、自然条件 马家乡以高丘低山为土,海拔400-550米,全乡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区,平均气温18℃(最高37.8℃,最低-0.5℃),年降雨量1077毫米,无霜期351天,相对湿度83%,全年盛行西北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马家乡的土壤属紫色沙土,PH值5.5-6.5,土地肥沃,物产丰富,适宜多种农作物的生长,是南溪县内主要的林产区之森林面积约有4.5万亩,森林覆盖率为57%,是南溪县森林覆盖率最高的乡镇 ,具有生态示范乡之美誉,全乡独特的气候、土壤、植被等适应多种中药材的生长,现有杜仲、肉桂、青果、玄胡、青蒿等100余种中药材。盛产马家大米、马家藠头、马家小颗粒花生等农产品,并建有万亩绿竹基地和万亩油樟基地。此外,马家乡境内还有远近闻名的灌口风景区、水鸭池八卦古民居建筑风景区和回族清真寺民族文化休闲园区等10余个自然景点,是人们节假日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4、社会经济情况 马家乡乡域内有耕地10894亩,其中田9890亩,土1004亩,农业人均占有耕地0.922亩。农业以种粮食、蔬菜、药材、水果为主,副业以饲养家禽、家畜为主。 马家乡2009年的国内生产总值986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345元,粮食总产量7214吨,人均粮食571公斤,农业总产值3756.9万元,全乡有学校7所,教师74人,有乡卫生院1所,村卫生室12个,有信用社1个。 5、交通运输 马家乡的交通条件因受长江阻隔,与南溪县城隔江相望,一直以来受到很大的限制。近年来, 乡党委、政府在上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带领全乡人民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使交通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全乡现有江南-马家、马家-宋家、马家-下长、马家-牟坪4县级公路,总长34公里,将在2008年底全面贯通水泥路面。现有村、社道20余条,有村级水泥路4条,90%的社通公路。 建设高效特色农业规划的指导思想和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建设高效特色农业规划是以生态经济学原理为指导,从环境-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整体出发,对资源开发、经济结构、产业布局、 自然保护、社会形态和人类行为等统一规划、协调行动,追求整体协调、共生协调、发展协调, 并突出入和自然的和谐。 根据马家乡的区位和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的主要特点及制约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和生态经济学原理为指导,抓住宜宾市和南溪县跨越式发展的战略契机,充分利用本乡丰富的自然资源,调整、优化生产要素及其组合。 建立优质、高产、高效、低耗、无污染的产业体系, 带动全乡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城镇化进程.大力推进科技教育的基础作用,将马家乡建设成为环境舒适、生态环境和社会良性循环、经济和环境协调持续发展。 本规划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建设高效特色农业规划要把生态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统一规划,整体行动、加强政治文明建设,强调宏观和微观、部门与整体、 区域与全局、软科学与硬科学的有机结合,协调合作,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2、经济增长方式集约型的原则 本乡的经济发展方式多为高投入、低产出的粗放型模式。因此,应加快科技进步,加强科技投入,优化经济结构,合理产业布局,充分挖掘系统内部的潜力,使资源得到多层次利用和

文档评论(0)

1457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