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能源科学41. 概论42. 能量与能源52.1. 能量52.1.1. 能量52.1.2. 能源62.1.3. 能量的转换72.1.4. 能量的评价82.2. 能源在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92.2.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92.2.2. 能源更迭与社会发展92.2.3. 能源与国民经济102.2.4. 能源与人民生活112.2.5. 能源与环境122.3. 能源形势172.3.1. 世界能源资源概况172.3.2. 世界能源消费及构成172.3.3. 世界性的能源问题182.3.4. 中国的能源资源202.3.5. 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233. 能量的转换与储存243.1. 能量的基本性质243.1.1. 能量的性质243.1.2. 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253.1.3. 能量贬值原理263.2. 能量转换的主要燃料283.2.1. 煤炭293.2.2. 石油323.2.3. 天然气333.2.4. 核燃料343.3. 机械能的获取353.3.1. 热能的转换353.3.2. 水能和风能的转换393.3.3. 电能的转换393.4. 电能的生产403.4.1. 机械能的转换403.4.2. 热能转换403.4.3. 化学能转换423.4.4. 太阳能转换423.5. 能量的储存433.5.1. 概述433.5.2. 机械能的储存433.5.3. 电能的储存443.5.4. 热能的储存453.5.5. 核能的储存473.6. 热能的产生473.6.1. 热能的获取473.6.2. 燃烧的基础知识483.6.3. 燃烧设备494. 常规能源514.1. 煤炭514.1.1. 煤炭资源514.1.2. 煤炭生产534.1.3. 洁净煤技术544.2. 石油564.2.1. 石油资源564.2.2. 石油生产与消费564.3. 天然气574.3.1. 天然气资源574.3.2. 天然气生产574.3.3. 天然气市场584.4. 水能584.4.1. 水能资源584.4.2. 水能利用概况594.4.3. 水能发电机组604.4.4. 水电站运行和水库调度604.4.5. 小水电614.5. 二次能源614.5.1. 概述614.5.2. 电624.5.3. 蒸汽624.5.4. 热水634.5.5. 焦炭645. 新能源715.1. 核能715.1.1. 概述715.1.2. 原子与原子核715.1.3. 核能的来源725.1.4. 反应堆735.1.5. 核电站745.2. 太阳能775.2.1. 概述775.2.2. 太阳辐射775.2.3. 太阳能热利用78能源科学概论构成客观世界的三大基础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科学史观认为,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没有物质,世界便虚无缥缈;能量是物质的属性,是一切物质运动的动力,没有能量,物质就静止呆滞;信息是客观事物和主观认识相结合的产物,没有信息,物质和能量既无认识,也毫无用处。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与人民生活和人类的生存环境休戚相关,在社会可持续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人类一切活动都与能量及其使用紧密相关。每一次能源的更迭都大大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当人类的能源利用处于“薪柴时期”时,社会发展迟缓,生产和生活水平极低。当煤炭取代薪柴作为作为主要能源,人类能源利用即进入“煤炭时期”。这时蒸汽机的出现促进了产业革命;随着电力渗透到各行各业,不但社会生产力有了大幅度的增长,而且人类的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也有了极大的提高。随着石油和天然气逐渐取代煤炭成为主要能源,人类在能源利用上进入了“石油时期”。汽车、飞机、内燃机车和远洋客货轮的迅猛发展,不但极大地缩短了地区和国家之间的距离,也大大促进了世界经济的繁荣。近几十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依靠石油和天然气,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空前的物质文明。 但是,事物的发展总有相反的一面,一方面煤炭、石油、天然气这类化石燃料总有耗尽之日;另一方面,它们给环境造成的污染也日趋严重。能源、环境、人口、粮食、资源已成为当今困扰全人类的共同问题。人们需要在条件愈来愈恶劣的环境下求得发展,并让子孙后代生活得更好,为此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第一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我国政府也于1994年通过和确立了“中国21世纪议程”,将可持续发展和科教兴国作为两大国策。从而为21世纪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指明了方向。 本课程就是为学生提供有关能源科学的概况、世界和中国面临的能源问题、解决的对策和发展的前景。内容涉及大能源的基础知识、包括能量与能源的概念、能源资源、能源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能源与环境、能量的转换与储存、各种燃料、电能、核能、可再生能源、氢能、能源管理和节能的有关问题等。 能量与能源 能量 能量 宇宙间一切运动着的物体都有能量的存在和转化。人类一切活动都与能量及其使用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