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3-第四讲 行政行为概述.ppt

  1.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讲 行政行为概述 行政行为的概念、特征和分类 行政行为的内容和效力 行政行为的成立、生效与合法要件 行政行为的无效、撤销和废止 第一节 行政行为的概念、特征和分类 一、行政行为的概念(教材P64) 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和提供服务的法律行为。 三层涵义: 第一,从行政行为与行政主体的关系来说(主体要素),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所作出的行为。 第二,从行政行为与行政权力的关系来说(职权、职责要素),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履行行政职责的行为。 第三,从行政行为与法律的关系来说(法律要素),行政行为是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 如行政征收、行政裁决、行政强制、行政处罚等行为,才是行政行为。 行政事实行为 行政主体可能会和公民产生事实上的联系,如: 设置路灯、架设桥梁以及设立公立学校、公共水电设施、医院等; 消防车疾驶导致人被撞; 公布统计数字的行为; 发布气象消息(因预报不准不能赔偿雨淋的后果); 派出所在马路上悬挂“天上不会掉馅饼,警惕陌生人上前搭讪”、“姑娘,请不要把手机挂在胸前”; 质量技术监督局抽查饮用水的合格率,公布某些饮用水品牌的不合格率。 上述行政主体所从事的行政活动,并不具有行政法律意义,这样的行为不能称为行政行为。 行政事实行为的概念与意义 行政事实行为是行政主体所从事的与行使行政职权有关的行为,是一种不产生法律效果的行政活动。 行政事实行为包括行政主体执行性的行政事实行为、认知表示行为、行政协商行为以及其他建设、维持行为的四种。(了解) 上世纪20年代,德国学者耶律奈克(Walter Jellinek)真正提出行政事实行为的概念。他把公行政又分为官方高权行政和单纯高权行政。耶律奈克所说的“单纯高权行政”如建设街道、铺设绿地、交通事故的排除等即现在的行政事实行为。此“单纯”的意思,便是“不像行政决定会产生法律效果也” (了解) 行政法律行为与行政事实行为是如何划分的? 这是借用民法学原理所作的区分。德国民法学者曾指出:“有法律意义的行为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大陆法系学者通常都熟悉的法律行为,……另一是事实行为”;“法律行为与事实行为的核心区别在于后者不依赖于行为人的意图而产生其法律后果;而前者的法律后果之所以产生恰恰是因为行为人表示了此种意图,即法律使其成为实现行为人意图的工具”(转引自董安生:《民事法律行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5、78页)。 行政事实行为是指这样一种法律对某种行政活动的调整方式:当行政主体作出的某一行为符合法律规定的行为事实构成要件时,根据法律规定,直接产生法定的行政法律效果,而这一过程的实现(即该行为要不要产生法律效果以及产生什么样的法律效果),不为行政主体的主观意图左右。 例如,行政主体的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过程中导致相对人身体受损的刑讯逼供,就是行政事实行为。该行为所产生的国家赔偿责任就不由行政主体的意志决定。 二、行政行为的特征(教材P64) 第一,从属法律性。我国的行政机关从属于法律,从属于国家权力机关。行政主体行使行政权的行为,就是行政执法行为,即执行国家法律的行为。行政行为必须接受法律的约束。行政行为的内容从根本上来说由法律所规定,体现的是国家意志。其效力也由法律所规定。 第二,单方性(前提)。由于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根据法律或国家权力机关的意志来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的法律行为,故一般情况下,行政主体的单方意思表示就可以在行政机关与相对人之间形成权利义务关系,因此,行政行为具有单方性。 但在现代社会中行政相对人越来越广泛地参政议政,而最终意志仍然是由行政主体表示出来,行政行为的作出仍然具有单方性。例如:(软行政行为)行政合同、行政指导具有双方性的特征,但仍然以单方性为前提。 三、行政行为的分类 (一)按行政相对人是否特定、具体为标准,行政行为可以分为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直接涉及受案范围问题) 抽象行政行为,是指以不特定的人或事为管理对象,制定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的行为,如制定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的行为。抽象行政行为相对于具体行政行为而存在,其核心特征就在于行为对象的不特定性或普遍性。 具体行政行为,是指在行政管理过程中,针对特定的人或事所采取的具体措施的行为,其行为的结果和内容将直接影响某一个人或组织的权益。具体行政行为最突出的特征就是行为对象具体化,属于某一个人或组织或者某一具体社会事项。 区分例子 A、某市复员退伍军人安置办公室《关于退伍军人分配到电业下属集体企业的通知》 B、某市新闻管理部门向有关单位下发《关于停止对“水变油”“水基燃料”宣传报道的通知》,该通知命令禁止各所辖新闻单位对“水基燃料”的发明进行报道,并要求所有与“新能源公司”有经济往来的企事业单位不要给该

文档评论(0)

小玉儿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