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病害.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内 容 1. 蔬菜种植及病害特点 2. 蔬菜杀菌剂部分安全使用准则 3. 蔬菜苗期主要病害 4. 十字花科蔬菜主要病害 5. 茄科蔬菜主要病害 6. 葫芦科蔬菜主要病害 7. 豆科蔬菜主要病害 8. 棚室蔬菜病害发生特点及新材料等的影响 9. 棚室土壤、生态调控技术简介 10. 蔬菜嫁接防病技术的要点及操作 11. 蔬菜主要病害症状的主要特点 第一章 蔬菜种植及病害特点 一、蔬菜种植的特点 1. 分布不均衡(城市周围种植集中;规模种植,形成基地) 2. 投资和技术要求较高 3. 种植方式和种类多样化 露地、棚室、无土栽培、砂培等 十字花科、茄科、葫芦科、豆科、百合科、菊科、藜科等 4. 生产周期短,换茬频繁,种植时段变化大 5. 品质要求高(外观、无公害、新鲜度等)。 二、蔬菜病害发生特点 1. 蔬菜种类多 据报道500余种,合肥地区(黄业东94年)约100余种,真菌占80%,其次为病毒、细菌、线虫引起的病害。 2. 病害发生规律多样化 种植时间(春季早熟、秋延、反季节等) 栽培环境(露地、地膜、各种棚室、连体大棚、温室等) 栽培方式(土培、砂培、水培等) 品种、熟性、前茬复杂及周年生产等。 3. 菌量积累迅速、病害流行速度快 三、蔬菜杀菌剂安全使用准则(杀菌剂) Ⅱ蔬菜病害的一般诊断 一、真菌性病害的诊断 1. 病害症状的识别、诊断 症状: 坏死:叶斑、叶枯、 腐烂:根腐、果腐等 萎蔫:根、茎基、维管束组织受侵 病征: 霉状物:霜霉、黑霉、烟霉等;粉状物 、锈状物、颗粒状物、菌核菌索等。 2. 病原的鉴定 直接挑取病征镜检 保湿培养后镜检:早期发病 切片 分离、培养 二、细菌性病害的诊断 1. 病害症状的识别、诊断 主要症状有:斑点、条斑、枯斑、青枯、腐烂、肿瘤等; 与真菌病害相似,但潮湿时多产生菌脓,且斑点多为叶脉所限制,网状脉上有角斑,平行脉则形成条斑,周围常有黄色晕圈,有时形成穿孔。 保湿24小时,有菌脓溢出 腐烂:多欧氏杆菌引起,软腐,有鱼腥味或臭味。 萎蔫:棒状杆菌属、假极毛杆菌属为次 肿瘤:菌量少,病原物病征不表现。 2. 病原物识别:菌溢,分离 三、病毒病害的诊断 1. 外部症状 变色、褪色等,花叶、黄化、明脉、斑驳等 畸形类:卷、缩、皱叶、萎缩、丛枝、癌肿、丛生、矮化、缩顶等。 组织坏死类:枯斑、环斑 2. 内部症状 内含体:有病毒本身或和细胞内代谢产物组合而成,形态多样,具有一定的特征。 四、线虫病害的诊断 症状特点不明显 诊断程序: 1. 排除:真菌、细菌、病毒危害的可能性 线虫危害特点:营养不良 隐蔽性:地下似真菌性烂根 地上似病毒危害状 2. 田间诊断:斑块状分布,有发病中心 病征:根结、胞囊、虫瘿、生长弱 3. 检测土壤:根围、叶围有大量线虫群体存在,有优势种 4. 使用杀线剂症状缓解,危害减轻 5. 将优势线虫接种于健株,有类似症状 6. 若症状有异应考虑复合侵染 Ⅲ蔬菜苗期主要病害 蔬菜苗期病害种类较多。茄科、葫芦科、十字 花科、豆科等,发生普遍,危害较重的主要病害是 猝倒病、立枯病、、灰霉病及由低温引起的生理病 害“沤根”等。三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寄主范围广,流行速度快。猝倒病和灰霉病不仅危害幼苗,还可引起花、果的腐烂等。 一、症状 1. 猝倒病:幼苗受害后,茎基部出现水渍状病斑、黄褐色、缢缩、猝倒枯死。低温高湿时,病部近地表处长出白色絮状菌丝体。果实受害多发生近地面的脐部或受伤部分,先为水渍状、黄褐色、腐烂(絮状霉层)。 2. 立枯病:不仅危害幼苗,也可危害大苗(不同与猝倒病)。主要发生于育苗的中、后期(略晚于猝倒病)。患病幼苗的茎基部产生椭圆形暗褐色病斑、饶茎发展、逐渐凹陷,萎蔫枯死。湿度大时,出现不显著的暗褐色蛛网状菌丝。 3. 灰霉病:地上部嫩茎被害呈水渍状缢缩,变褐色、折倒。叶片多从子叶或下部真叶或结露的叶缘开始侵染,开始表现褪绿、变褐、坏死腐烂,真叶病斑多呈“V”字形。无论茎或叶被害,病部密生灰色霉层。 4. 沤根:幼苗根和根茎部是主要受害部位,病部初为水渍状、浅褐色、深褐色、腐烂。特点:根茎不缢缩,维管束变褐但不向上发展,不发新根,易拔起。豆科幼苗根茎受害髓部组织腐烂、变空。 二、病原 1. 猝倒病:Pythium

文档评论(0)

you-y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