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规先生访谈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转】徐规先生访谈录—— 康保苓撰(太史政整理)一、师学渊源 ???访谈开始,我请徐先生谈谈他的求学经历,徐先生娓娓道来。 ??? 徐先生是浙江省平阳县江南区半浦村(今属苍南县龙港镇新兰村)人,1920年生,初名毓珠,入学后,易名规,字仲矩。在省立温州中学高中部 肄业时,国文教师董朴垞先生又为取字絜民。徐先生家学渊源很深,其先君早年从著名学者刘绍宽先生问学,后考中清光绪二十七年温州府学生员,旋补廪生。清季 即在家乡设帐授徒。民国初期,创办鹤浦初级小学,任校长,以善古文辞显名邑内。徐先生幼年入鹤浦小学,在其先君指导下,课余熟读《千家诗》、《唐诗三百 首》、《四书集注》、《古文观止》等书;点读《御批通鉴辑览》,每天写大字数张,寒暑不辍;闲暇时,浏览《水浒》、《三国》、《红楼》、《西游》、《聊 斋》等小说。徐先生说:“这对我日后学习中国历史大有裨益。” ??? 1931年秋,徐先生考入平阳县立江南中心小学。1933—1939年在省立温州中学肄业。 ??? 1939年秋,西迁的国立浙江大学在本省龙泉县坊下村新办一所分校,招收东南沿海地区的学生就读。徐先生考入浙大龙泉分校文学院中国文学系。次年秋,长途 跋涉,赴贵州遵义浙大总校继续学习,并转入史地学系读历史。当时系内名师荟萃,史学组先后聘有张荫麟、谭其骧、李源澄、方豪、陈乐素、钱穆等教授。徐先生 在名师的指点下,受益颇多。如张荫麟先生(笔名素痴,1905-1942)是清华大学国学院导师梁启超的高足,曾留学美国斯坦福大学攻读哲学和社会学。张 先生兼通文史哲,才学识为当代第一流,是近世我国宋史研究的先驱者,也是名著《中国史纲》(上古篇)的作者。抗日战争期间,张先生两度来浙大执教,开设 “中国通史”、“中国上古史”、“唐宋史”、“历史研究法”等课程,指定学生要读《史记》、《资治通鉴》、《宋史纪事本末》和梁先生著的《春秋载记》、 《战国载记》、《中国历史研究法》及《补编》等书。张先生讲课富有启发性,有哲理分析,有史实考订,有艺术描绘,使听者如坐春风,似饮甘泉!徐先生的大学 本科毕业论文《李焘年表》就是在张先生的指导下完成的。张先生对徐先生说:李焘是宋代著名史家,所撰《续资治通鉴长编》一书为研究北宋史事最重要的典籍, 近代学人罕有注意探索。又说:研究历史人物,必须由写年谱入手,搞清该人物的时代背景、家庭情况、师友关系、一生经历以及著作编年,才能作出正确而全面的 结论。《李焘年表》于1943年获全国大学生毕业论文优等奖。张先生在临终前,向当时的系主任张其昀教授举荐徐先生,请他留意栽培。后来徐先生留校任教, 被竺可桢校长选派为洛氏基金研究员赴英国留学(因故未能成行),就是由于张其昀先生的推荐。1943年秋,徐先生升入浙大研究院从宋史专家陈乐素先生 (1902-1990)学习。乐素先生是我国当代史学大师陈垣先生的哲嗣,幼秉庭训,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专攻宋史,又精目录学、史料学、校勘学。他治学 严谨、笃实,善于利用科学方法收集资料。徐先生的硕士学位论文《宋代妇女的地位》就是在乐素先生的精心指导和审正下完成的,获得校外评阅委员姚从吾(北京 大学)、贺昌群(中央大学)两先生的好评。该论文又呈教育部复审通过,1946年4月徐先生被授予文学硕士学位。这是国民政府教育部在大陆上最后一次授予 学位的活动。谈起恩师,徐先生感慨地说:“我之所以能在宋史研究得窥门径,多赖张、陈两师的谆谆教诲。” ??? 徐先生天资颖悟,勤奋好学,加上名师指点,为以后的史学研究打下了深厚的基础。1946年5月,抗日战争胜利的次年,西迁的浙大开始复员回杭州,徐先生继续在史地系任教。在此后的岁月里,徐先生以教学、科研为事业,硕果累累,桃李遍天下。 ? ? ? 二、治史基本功:义理、考证、文章 ? ? ? ??? 作为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宋史专家,徐先生著述宏富,多达百余篇(种),从内容看,有年谱、文献订误、对人物、史事的考评、书评等等。《仰素集》是徐先生自选出77篇(种)重加编订而成的,取名《仰素集》,是为了纪念先师张荫麟(笔名素痴)、陈乐素两位先生。 ??? 当问起多年的治史心得时,徐先生说:“学习和研究中国古代史,必须要练好三方面的基本功,即义理、考证和文章。”他说清代姚鼐就持这个观点,“余尝论学问 之事有三端焉,曰义理也、考证也,文章也。”[1]章学诚也有类似的说法[2]。徐先生说:“我在多年的治史过程中,深感这一说法是颠扑不破的真理,行之 有效的指针。”他又进一步解释说,“义理”类似今天所说的理论,主要指的是哲学修养。哲学修养关系到是否具有正确的史观和科学的方法论问题。我们要运用正 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观察并解决问题。我们治史要重视理论学习,主要是努力学习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其次,也需要了解中国传统哲学和外国哲学的 一般

文档评论(0)

神话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03223011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