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过程能力与测量系统分析4.ppt

  1. 1、本文档共7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adc 一、基本概念 进行过程能力分析的意义 一、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工作; 二、提高过程能力的有效手段; 三、找出产品质量改进的方向; 四、向客户证明加工过程能力。 过程能力有关的几个统计量 二、过程能力指数的计算 一 计量值 1 双侧规格界限 (1)无偏 (2)有偏 2 单侧规格界限 (1)仅给出规格上限TU (2)仅给出规格下限TL 计量值 ① 不合格品率估计: 注:查标准正态函数分布表可得 根据某工序加工零件的测试数据计算得出, =6.5,σ=0.0055,规格要求为  。 试求该工序的过程能力指数及不良品率。  (2)仅有规格下限(Tl) ●计算公式: 例3 要求零件淬火后的硬度≥HRC 71,实测数据后计算得 =HRC 73;S=1,试计算过程能力指数Cpk 解: 三、计数值 四、制程不良率PPM推算 五、长期过程能力指数 一、长期过程能力(Process Performance ) 1.前面的短期制程能力研究主要是用于: 验证过程生产的产品是否符合客户要求; 验证一个新过程或经过调整的过程是否已符合生产要求; 2.而长期过程能力研究与短期研究差异: 不要过程稳定; 标准差的计算方式不同; Pp=(USL-LSL)/6δLT Ppk=min(USL-u,u-LSL)/3δLT Ppu=(USL-u)/3δLT Ppl=(u-LSL)/3δLT 六、目标能力指数Cpm 七、过程能力的评价与处理 影响过程能力的因素 工艺方面(method): 如工艺流程的安排,过程之间的衔接,工艺方法、工艺装备、工艺参数、过程加工的指导文件、工艺卡、操作规范、作业指导书等; 测量方面(measure): 如测量仪器的精度、稳定性、测量者的读数习惯、测量方法等等都会对结论的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 环境方面(environment):如生产现场的温度、湿度、噪音干扰、振动、照明、室内净化、现场污染程度等等。 K CP 提高过程能力指数的途径 测量系统分析的目的 测量系统分析的目的是确定所使用的数据是否可靠 测量系统分析还可以: 评估新的测量仪器 将两种不同的测量方法进行比较 对可能存在问题的测量方法进行评估 确定并解决测量系统误差问题 重复性和再现性 精确性—描述了测量系统的偏差 可重复性—偏差由量具本身造成;(测量系统内部变差) 可再现性—偏差由测量者的技巧造成;(测量系统之间或条件之间的变差) 测量系统误差=重复性+再现性 造成重复性的可能原因 零件内部(抽样样本):形状、位置、表面光度、锥度、样本的一致性 仪器内部:维修、磨损、设备或夹具的失效、质量或保养不好 标准内部:质量、等级、磨损 方法内部:作业准备、技巧、归零、固定、夹持、点密度的变差 评价人内部:技巧、位置、缺乏经验、操作技能或培训、意识、疲劳 造成重复性的可能原因(续) 环境内部:对温度、湿度、振动、清洁的小幅度波动 错误的假设—稳定,适当的操作 缺乏稳健的仪器设计或方法,一致性不好 量具误用 失真(量具或零件)、缺乏坚固性 应用—零件数量、位置、观测误差(易读性、视差) 造成再现性误差的潜在原因 零件之间(抽样样本):使用相同的仪器、操作者和方法测量A、B、C零件类型时的平均差异 仪器之间:在相同零件、操作者和环境下使用A、B、C仪器测量的平均值差异。注意:在这种情况下,再现性误差通常还混有方法和/或操作者的误差。 标准之间:在测量过程中,不同的设定标准的平均影响。 方法之间:由于改变测量点密度、手动或自动系统、归零、固定或夹紧方法等所造成的平均值差异。 评价人(操作者)之间:评价人A、B、C之间由于培训、技巧、技能和经验所造成的平均值差异。推荐在为产品和过程鉴定和使用手动测量仪器时使用这种研究方法。 造成再现性误差的潜在原因(续) 环境之间:在经过1、2、3等时段所进行的测量,由于环境周期所造成的平均值差异。这种研究常用在使用高度自动化测量系统对产品和过程的鉴定。 研究中的假设有误 缺乏稳健的仪器设计或方法。 操作者培训的有效性。 应用—零件数量、位置、观测误差(易读性、视差) 测量系统分析的准备工作 确定要测量的对象 确定评价人的人数,抽样零件的数量 重复测量的次数 评价人的选择 样件的选择 仪器有足够的分辨率 确定测量程度 测量系统分析的两个阶段 阶段一:理解测量过程,确定它是否满足要求? 第一阶段

文档评论(0)

管理学科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