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矿井中长期防治水规划
水害是煤矿重大灾害之一,在煤矿生产建设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水的威胁。水害轻者会增加煤矿企业负担,影响经济效益;重者会直接危害职工生命安全和给国家财产造成损失。为贯彻执行《矿井防治水规程》,做好矿井水文地质工作,掌握水文地质规 HYPERLINK / 律,研究和解决矿井生产建设的水文地质工作问题,从而有效地防止水害事故的发生,和切实搞好矿井水害防治工作,彻底杜绝水害事故,实现安全开采,确保安全生产顺利进行,因此,制定出合理的矿井中长期防治水规划,是消除矿井水害隐患,有效遏制煤矿水害事故发生,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和职工生命安全,降低吨煤成本、合理开发煤炭资源尤其重要,为确保矿井安全生产,有效预防水灾的发生,在认真总结过去矿井防治水经验教训和对矿井水文条件认识的基础上,本着技术可行、经验合理的??则,结合矿井生产地区安排,编制矿井中长期防治水规划。
矿井防治水规划的目标与任务:坚持合理疏放,疏堵结合,确保矿井安全正常生产,为矿井改扩建创造良好基础。
矿井概况
1.1 自然地理
井田位于霍西煤田西北部,地处吕梁山与太岳山之间黄土基岩切割的山区。井田内沟谷纵横交错,地形复杂,但地势普遍较高,其中最高点位于井田中部山梁顶部,海拔1111.7m;最低点为井田西南部的里沟,海拔为793.80m,相对高差317.9m。
二、水文
本井田地表水系属黄河流域汾河水系,井田东部的交口河为季节性河流,一般干枯无水,仅在雨季有洪水流过。井田西南部的十里沟走势由北向南。田家洼水库10年前已无水。
三、气象
本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自1974年以来,灵石县年最大降雨量为648.80mm(1975年),最小降雨量273.50mm (1986年),平均最高气温18.20 (1987年),平均最低气温为3.10℃(1990年);年均气温10.36℃,年平均降水量515mm,无霜期平均162天。历年最大冻土深度为93cm(1977年),最小冻土深度为42cm(1989年);历年无霜期最长为205天(1975年),最短为128天(1980年)。春、秋、冬为西北偏西风,夏季多东风,一般风力3-4级。最大积雪厚度35mm。
四、经济
灵石地处晋中盆地与临汾盆地交界处的山区丘陵,境内布局有大运公路和大运高速、南同蒲铁路等山西交通干线。
灵石县经济实力位居晋中地区前列,主要经济来源于第二、三产业。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671万元。按每年15‰增长计算,2008年近10亿元,矿产资源丰富,煤炭经济发达。
五、地震
井田地处晋中与临汾两大断陷盆地中间,也是太原、临汾两地震活动带中间。据史料记载,历史上曾发生过较大的地震。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和《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01图A1),本区应属Ⅷ级基本烈度区,动峰值加速度为0.20g。
1.2 矿井开采现状
矿井于1996年11月开始基建,1999年10月双千米反斜井建成,2002年5月试生产,2004年2月经验收正式投产,现开拓-160m水平11采区上、下山开采。整个井田为褶曲向斜构造,井田内无小煤窑侵入,属未开发原始煤田,为独立块段,周围井田边界均以自然断层为界。
2004年12月矿井11采区下山22041采面底板突水,当时突水量约600m3/h,最后稳定在250 m3/h,2006年11月和2008年5月矿井-160m水平上山采区11091、11081采面再次突水,致使矿井最高涌水值达800 m3/h,后逐步稳定在110 m3/h左右,矿井安全生产受到严重威胁,水害治理已成为刻不容缓的头等大事。矿井2011年开采采区下山采面,2011~2012年恢复和开采东一采区、下山二采区下山和西三采区,2013~2015年计划开采西三采区。
井田地质
井田位于霍西煤田的北部,属夏门精查区,本井田出露地层主要有奥陶系中统峰峰组、石炭系中统本溪组、上统太原组;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基岩地层。第四系中更新统,上更新统及全新统广泛分布,覆盖面积约占65%。在井田的沟谷和其两侧主要出露地层为太原组和山西组;山坡上主要出露地层有下石盒子组;山梁、峁上新生界广泛分布。现根据夏门井田精查勘探资料,将井田内地层简述如下:
(一)奥陶系中统峰峰组(O2f)
井田内没有出露,在东邻区下峪村南双 池河南岸等地出露,另在井田内马家庄水源井揭露峰峰组,厚374m,峰峰组石灰岩为深灰色,厚层状,致密坚硬,块状,局部含泥质。裂隙发育,裂隙均为方解石、石膏充填,地层厚度大于100m。
(二)石炭系(C)
石炭系是指奥陶系中统峰峰组石灰岩侵蚀面之上,直至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底界砂岩(K7)之下的一套海陆交互相沉积岩层。主要岩性为灰白、灰褐色砂岩、砂质泥岩、泥岩、铝土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