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件]第4章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及其形成作用.ppt
一、溶滤作用——影响因素 岩土-- 化学组分 (如:石灰岩 HCO3-Ca水、花岗岩HCO3-Na水) 组分的可溶性 (溶解度、溶解速度) 盐分溶解度的差异导致易溶先进入水中,难溶的后进入水中 岩土的空隙性 水--- 水的溶解能力(TDS,O2、CO2气体组分),水的流动性 a.水中已溶组分的多少 b.水中某些气体组分 思考: 通常刚渗入到地下的水,矿化度很低,随着水在地下含水岩层 的运移,不断有新的盐份溶解到水中,水中TDS↑,水的溶解 能力下降,最终水的溶解能力→0,溶滤作用是否会停止?? 地下水是如何保持它的溶解能力的 地下水的流动(交替)性: 地下水的径流速度和交替强度( V 与 Q ) 停滞与流动很缓慢的地下水,溶解能力最终会降为零,溶滤作用停止。 水如果流动速度快,水交替(更新)迅速,CO2,O2不断被补充,低TDS水不断更新溶解能力已降低的水 如果某地区地下水流动很快,水交替(循环)迅速,溶滤作用很强烈,长期作用下去,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如何? 该地区地下水中的水质--矿化度是高(TDS)?还是低? 水中以哪种阴、阳离子为主? 一、溶滤作用——结果 长期、强烈溶滤作用的结果,地下水以低矿化度的难溶离子为主,HCO3—Ca水 或 HCO3—Ca Mg 这是由溶滤作用的阶段性决定!在由多种盐类组成的岩石中: 早期,Cl盐最易溶于水中→随水带走,岩土贫Cl盐 继续作用,较易溶SO42-盐类被溶入中→随水带走,贫SO42-盐类 持续,(岩土中)只剩较难溶的碳酸盐类。 因此,分析溶滤作用及其地下水的成分特征: ① 要从地质历史发展的眼光(角度)来理解—它是地质历史长期作用的结果 ② 地下水是不断运动的—溶解的组分会被带去(岩土组分变化)前期溶滤作用—溶滤什么组分,水中获得相应组分 后期溶滤作用—长期强烈溶滤作用的结果是难溶成分的低矿化水 要用地质历史的观点去考察,去分析与研究问题!! 二、浓缩作用 定义:地下水在蒸发排泄条件下,水分不断失去,盐分相对浓集,而引起的一系列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变化过程。 浓缩作用(过程)——理想的蒸发浓缩模式 浓缩作用(过程)理想模式 1.0L水 350mg/L 蒸发(1) 0.5L 700mg/L 蒸发(2) 0.25L 1400mg/L 蒸发(3) 0.125L 2800mg/L 0.5L水 1.0 L水 0.25L 水 浓缩作用(过程): ——理想的蒸发浓缩模式 水份失去过程→盐分相对浓集,化学成分的变化 (实际上与上述理想模式是不同的) 地下水在蒸发过程中,水分失去还有补充;盐分积累也有补充。因此,实际的蒸发作用可以产生含盐量很高的地下水(卤水)或盐渍化的土地 浓缩作用的结果:往往形成高矿化度、以易溶离子为主的地下水(Cl-—Na+为主) 影响因素—与蒸发排泄的影响因素相同(气候-地下水位-土层岩性) 二、浓缩作用 丘陵 倾斜平原区 低平原 浓缩作用 水流迟缓 矿化度高、Cl--Na 过渡区 矿化度中、SO4--MgCa 地下水化学特征具有分带性 溶滤作用 水交替迅速 矿化度低、HCO3--Ca 由于地下水化学成分形成作用受区域自然地理与地质条件的影响,地下水的化学特征往往具有一定的分带性(空间上的)。 三、脱碳酸作用 (钟乳石、石笋、泉华) Ca2+(Mg2+) + 2HCO3- → CO2↑+ H2O + CaCO3(MgCO3)↓ 结果:Ca2+ ↓Mg2+↓HCO3-↓矿化度↓pH↓(略有变化) 四、脱硫酸作用 (还原环境中脱硫酸细菌使SO42-还原为H2S) SO42- + 2C + 2H2O → H2S↑+ 2HCO3- 结果:SO42-↓;HCO3-↑,pH↑;寻找油田的辅助标志。 五、阳离子吸附交替作用 定义:岩土颗粒表面往往带有负电荷,可以吸附某些阳离子。当地下水与岩土表面接触时,地下水中某些阳离子会与被吸附的阳离子发生交换,从而导致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发生变化。 结果:某种阳离子↓,另一种阳离子↑ 各种阳离子的交替吸附能力: H+Fe3+Al3+Ba2+Ca2+Mn2+Mg2+K+Na+Li+ Ca2+(水中)+2Na + (吸附)→ 2Na +(水中)+ Ca2+( 吸附) 当离子浓度不同时,浓度大的离子易被吸附: 2Na +(水中)+ Ca2+( 吸附)→ Ca2+(水中)+2Na + (吸附) 最易在细颗粒的岩土中,特别是粘土、亚粘土中发生。 六、混合作用 ——结果不一定!! 定义:由浓度和成分不同的水互相混合,使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发生变化 。 分类:物理混合:机械混合后矿化度发生变化,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自杀现象(一种不必要的死亡-大学生自杀问题探究).pdf
- [吉林大学组合数学课件]CH01.ppt
- [吉林大学组合数学课件]ch05-3.ppt
- [科学哲学自学资料]2-四大文明古国的科学技术.ppt
- [科学哲学自学资料]3-古希腊罗马的科学技术.ppt
- [科学哲学自学资料]PS1科学哲学绪论.ppt
- [科学哲学自学资料]PS2-归纳与演绎.ppt
- [科学哲学自学资料]PS3-发现与辩护.ppt
- [科学哲学自学资料]PS4-理论与说明.ppt
- [科学哲学自学资料]PS7-逻辑实证主义.ppt
-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件]第6章地下水的动态与均衡.ppt
- [中国地质大学矿物岩石学教学资料]矿物岩石学变质岩实习二.ppt
- [中国地质大学矿物岩石学教学资料]矿物岩石学矿物学实习.ppt
- [中国地质大学矿物岩石学教学资料]矿物岩石学岩浆岩实习二.ppt
- [中国地质大学矿物岩石学教学资料]矿物岩石学岩浆岩实习一.ppt
-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件]第八章地下水系统.pdf
-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件]第二章岩石中的孔隙与水分1.pdf
-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件]第二章岩石中的孔隙与水分2.pdf
-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件]第九章地下水动态与平衡.pdf
-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件]第六章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及其形成作用.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