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监控量测的实施方法.ppt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隧道监控量测的实施方法.ppt

工程安全性评价分级及相应应对措施 管理等级 应对措施 Ⅲ 正常施工 Ⅱ 综合评价设计施工措施,加强监控量测,必要时采取相应工程对策 Ⅰ 暂停施工,采取相应工程对策 工程对策主要应包括下列内容: a、一般措施:稳定开挖工作面措施;调整开挖方法;调整初期支护强度和刚度并及时支护;降低爆破振动影响;围岩与支护结构间回填注浆。 b、辅助施工措施:地层预处理,包括注浆加固,降水、冻结等方法;超前支护,包括超前锚杆(管)、管棚、超前插板、水平高压旋喷法、预切槽法等。 9.监控量测竣工验收所需资料 (1)监控量测设计; (2)监控量测实施细则及批复; (3)监控量测结果及周(月)报; (4)监控量测数据汇总表及观测资料; (5)监控量测工作总结报告。 隧道监控量测的实施方法 施工监控量测的目的和任务 监控量测的主要内容 监控量测的测点布置原则 量测频率 监控量测控制基准 数据处理及分析预测 信息反馈及对策 监控量测竣工验收所需资料 1.施工监控量测的目的和任务 1、了解各施工阶段地层与支护结构的动态变化,判断围岩的稳定性、支护、衬砌的可靠性; 2、用实测结果弥补理论分析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把监测结果反馈设计,指导施工,为修改施工方法,调整围岩级别、变更支护设计参数提供依据; 3、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事故和险情进行预报; 4、判断初期支护稳定性,确定二次衬砌合理的施作时间; 5、为今后类似工程或该施工方法本身的发展提供借鉴,依据和指导作用。 2.监控量测的主要内容 量测项目一般分为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两大类 2.1必测项目包括主要包括: ①洞内、外观察; ②净空变化; ③拱顶下沉; ④地表下沉(浅埋隧道必测,H0≤2B时)。 表1: 监控量测必测项目仪器 序号 监测项目 测试方法和仪表 测试精度 备注 1 洞内、外观察 现场观察、数码相机 2 衬砌前、后净 空变化量测 隧道净空变化测定仪(收敛计、全站仪) 0.1mm 一般进行水平收敛量测 3 拱顶下沉 水准测量的方法,精密水准仪、钢挂尺或全站仪 1mm 4 地表沉降 水准测量的方法,精密水准仪、铟钢尺或全站仪 1mm 隧道浅埋段 注:H0—隧道埋深;B—隧道最大开挖宽度。 2.2选测项目包括: 1、围岩内部位移量测、 2、锚杆轴力量测、 3、围岩压力及两层支护间压力量测、 4、钢支撑应力量测、 5、隧底隆起、 6、锚杆拉拔 说明:在必要情况下选测。 3.监控量测技术方法: 1、洞内、外观察 ⑴ 洞内观察可分开挖工作面观察和已施工地段观察两部分。 ⑵ 开挖工作面观察应在每次开挖后进行,及时绘制开挖工作面地质素描图、数码成像,填写开挖工作面地质状况记录表,并与勘查资料进行对比。 ⑶ 已施工地段的观察每天至少应进行一次,主要是观察并记录喷射混凝土、锚杆、钢架变形和二次衬砌等的工作状态。 ⑷ 洞外观察重点应在洞口段和洞身浅埋段,记录地表开裂、地表沉陷、边坡及仰坡稳定状态、地表水渗透情况等,同时还应对地面建(构)筑物进行观察。 2、变形监控量测 1. 拱顶下沉量测可采用精密水准仪和铟钢挂尺或全站仪进行。在隧道拱顶轴线附近通过焊接或钻孔预埋测点。测点应与隧道外监控量测基准点进行联测。 2。 地表沉降监控量测可采用精密水准仪、铟钢尺进行,基准点应设置在地表沉降影响范围之外。测点采用地表钻孔埋设,测点四周用水泥砂浆固定。当采用常规水准测量手段出现困难时,可采用全站仪量测。 3、周边位移量测 隧道开挖后应不间断进行周边位移和拱顶下沉的量测,运用全站仪进行无尺量测。 a、隧道开挖后,周边点的位移是围岩和支护力学形态变化的最直接、最明显的反映,净空的变化(收缩和扩张)是围岩变形最明显的体现。 b、拱顶下沉量测值是反映隧道安全和稳定的重要数据,是围岩和支护系统力学形态变化的最直接、最明显的的反映,易于实现量测信息的反馈。拱顶测点在支护结构施工时埋设。 c、拱顶下沉、收敛量测起始读数宜在3~6h内完成,其他量测应在每次开挖后12h内取得起始读数,最迟不得大于12h,且在下一循环开挖前必须完成。 4.监控量测断面及测点布置原则 1、地表沉降测点埋设 浅埋隧道地表沉降测点应在隧道开挖前布设。地表沉降测点和隧道内测点应布置在同一断面里程。 地表沉降测点横向间距为2~5m。在隧道中线附近测点应适当加密,隧道中线两侧量测范围不应小于H0+B, 隧道埋深与开挖宽度 纵向测点间距(m) 2B<H02.5B 20~50 B<H0≤2B 10~20 H0≤B 5~10 地表沉降横向测点布置示意图 测点布设时应将沉降观测点序

文档评论(0)

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