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美术 鲁锦添1.doc
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美术教育
振华小学鲁锦添
摘 要:迈入21世纪,社会对人才整体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教育发展的中心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小学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美术教育训练学生打破常规,创造出想象中有现实意义的东西,提高眼的观察能力、脑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从而达到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造的教育目的。
关键词:素质教育 美术教育 小学美术教育
引言
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法国巴黎召开会议并提出,教育应该为人的一生提供四方面的支柱:其一是常识;其二是学做;其三是学会共同生活;其四是学会发展。概括地讲,素质教育也就是要使受教育者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做事,以及如何思想。我国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人才。21世纪将会出现社会信息化、艺术化双重并举的新时代。
概念界定
(一)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不是一种教育模式。原国家教委朱开轩主任指出:素质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为实现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的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①
(二)应试教育是指在我国教育实践中客观存在的偏离教育者群体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单纯应付考试、争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一种倾向。
(三)美术教育启迪智慧、激发创造力和想像力,使学生具有健康的审美能力。它是全面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全体学生为对象的、具有强制性和普及性;同时也是素质教育有机的组成部分,是为所有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教育。
二、教育背景相比较
(一)我国过去和现在的对比
1、建国以来,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偏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1949—1979)。第二阶段是强调发展和培养智力(1979—1982)。第三阶段是重视非智力的发展和培养(1983—1989)。教育侧重于选拔精英,考试分数成为衡量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领导们关心升学率,家长们关心孩子的前途,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主要是如何考试和升学,中考甚至比高考更关键,美术教育得不到重视。另外,很多家长看似开明,让孩子学艺术,目的也是升学。小小年纪就束缚在练琴、练舞、画画中,为的是考级。考级应当是水到渠成的自然结果,不应当成为目的。从教育体系的完整性上看,这事实上是“丢掉了教育的另一半”,艺术教育以往在各级学校的教学中都属于突出的薄弱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青少年的全面培养及全面发展;艺术教育由于其内容与形式的特殊性,确实对于人的情怀意趣等精神陶冶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从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加强素质教育,克服传统教育的弊端,逐步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随后教育部制定了《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提出了学校艺术教育的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还从课程与教学、课外艺术活动、教师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与国际交流、现代教育技术5个方面提出了未来10年学校艺术教育的主要任务。至2005年,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城市学校艺术课程开课率达到100%,农村学校达到90%;至2010年,农村学校开课率达到100%;高中阶段所有学校按规定开设艺术课程。变通高等学校在2005年前普遍开设艺术类选修和限定性选修课程。②目前教育部已经制订了中小学音乐、美术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新教材已经开始实验。虽然“应试教育”观念仍然存在,但可喜的是,现在有些地方开始重视素质教育。如上海的南市区,全面衡量办学水平,办学指标体系的权重旨在改变德、体、美、劳的薄弱环节,用素质教育取代“应试教育”,学生负担减轻,全面发展。
(二)我国与美国、日本的对比
1、我国孩子画苹果:由老师先画一个,交待先画左后画右,这涂红,那涂绿,画出来很像苹果。
2、美国孩子画苹果:老师拿来一筐,由学生拿一个来画,画出来有的像南瓜,有的像葫芦。
3、日本孩子画苹果:老师高举一个水果,让学生观察一番,然后学生自己作画,画出来像鸭梨。
由上可知,西方国家注重的是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凡事让孩子参加,让他们自己去观察、体验、分析、得出结论,再实践。尽管第一次画得像南瓜,第二次、第三次就可以接近真的了。(见图1)外国小学生的绘画,活泼生动充满整个画面,手法大胆,有创意。我国教育孩子模式化,画面里都是教师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学外教课课件.ppt
- 高一11班科学的学习方法主题班会.ppt
- 给排水常见问题分析1.doc
-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 个人理财章节练习.doc
- 2008年吉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乙级)5.doc
- 军事理论试卷1.doc
- 2009年江苏省中小学美术教学设计竞赛获奖作品会说话.doc
- 2010清单计价(2010汇编交底).ppt
- 施工技术措施费及施工组织措施费.ppt
- xxx网络设计.doc
- 2025年全国爱国卫生月活动总结(28篇).docx
- 2025年公交驾驶员年终总结(6篇).docx
- 2025年公司年度行政工作计划(31篇).docx
- 知到智慧树网课:C语言编程新思路(山东理工大学)章节测试满分答案.pdf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专题测试参考答案.docx
- 知到智慧树网课:C语言编程方法与思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章节测试满分答案.docx
- 知到智慧树网课: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哈工)章节测试满分答案.docx
- 2025年二级建造师法规章节精编习题库.pdf
- 2025年二级建造师法规章节精编习题库.doc
- 2025年北京市三类人员安全员c3证考试题库及答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