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锅炉燃料 煤的元素分析法 表示—质量百分含量 作用—燃烧计算、煤的分类 应用—正式场合(设计、研究、设备鉴定等) 名称 新符号 下 旧符号(上) 收到基 ar y 空气干燥基 ad f 干燥基 d g 干燥无灰基 daf r 二、煤灰的熔融特性 煤粉中的灰分经燃烧后有下列三种形式 (1)保持固体状态,以飞灰形态通过锅炉各受热面,引起磨损。 (2)融化成液态,形成结渣。 (3)挥发成气态,在较冷受热面形成沾污。 (一)、结渣的危害 影响传热,降低锅炉效率; 严重时,发生事故,锅炉被迫停炉。 (二)灰的熔融性的测定 用角锥法测定 定义:(1)变形温度DT (2)软化温度ST (3)熔化温度FT 一般用软化温度ST作为灰熔融性的指标(或称灰熔点) 长渣(FT-DT 200~400℃)容易结渣;短渣( FT-DT 100 ~200℃)不容易结渣。 (三)影响灰熔融性的因素 一般灰中高熔点成分(SiO2、Al2O3、MgO等)越多时,灰的熔点也越高;相反,含熔点低的成分(FeO、Na2O、K2O)越多时,灰的熔点也越低。 灰的成分按其化学性质,可分为酸性氧化物( SiO2、Al2O3和 TiO2 等)和碱性氧化物(Fe2O3、CaO、 MgO 、Na2O、K2O等 )。 一般,碱性氧化物增多时,使灰熔点降低,容易发生结渣。 灰所处环境介质的性质发生改变时,会使灰的熔点发生变化。例如,介质中存在CO、H2等还原性气体时,会使灰中的高价氧化铁(熔点1500 ℃左右)还原成低熔点的氧化亚铁,后者又与氧化硅结合成共晶体并进一步形成共晶体混合物(熔点1000℃左右),使灰熔点大大降低。 一般,燃烧含灰多的煤时容易结渣,但不如前两个因素的影响明显。 按煤的灰熔点大小,可以对其结渣的可能性进行预报。一般,ST 1400 ℃时不易结渣;ST 1200℃ ? 1400 ℃时有可能结渣; ST 1200℃时容易结渣。 一般按挥发分分类 * * 第一节 燃料介绍 固体燃料 液体燃料 气体燃料 煤炭,烟煤 油类,0号轻柴油 天然气 2、电力燃料的选用 电力燃料的选用 从能源利用的政策上 (1)弃优用劣 燃烧取其热量属于低级行为 (2)就地取才 运输成本和交通运力等 (3)充分利用 提高经济性 (4)保护环境 社会效益,国家强制 电厂考虑价格,核算成本,企业以赢利为目的 第二节 煤的组成成分及性质 即化学分析:碳(C)、氢(H)、氧(O)、氮(N)、硫(S)五种元素和 水分(M)、灰分(A)两种成分。 可燃成分与不可燃成分 一、煤的元素分析 (1)碳 主要的可燃成分,其含量一般为51.68 % 碳的燃烧反应 固定碳的定义及固定碳的燃烧特性 (2)氢 氢的发热量比较高但含量较少(2.85 %)氢燃烧后生成H2O,其物态影响 反应的发热量 2H2+O2?2H2O l +143112 KJ/Kg 2H2+O2?2H2O g +120522 KJ/Kg 氢的燃烧特点及其对煤着火的影响 (3)硫 煤中硫的0.40 %: 可燃硫(有机硫硫化铁中的硫)和硫酸盐中的硫 硫燃烧后生成SOx ?低温腐蚀、大气污染 煤中的硫化铁对磨煤部件的磨损 (4)氧和氮 实际上不可燃,氧的含量与煤的炭化程度有关,达8.76%; 氮的含量比较少,只有0.51 %。 氧的影响:使可燃元素相对减少,煤的发热量降低。 氮的影响:在一定条件下生成Nox,对环境有害。 (5)水分 不可燃成分、有害成分,含量(4.22 %) 水分的相关定义:表面水分(外在水分)、固有水分(内在水分) 和全水分 水分对锅炉工作的危害: (1)降低发热量 (2)阻碍着火及燃烧 (3)影响煤的磨制及煤粉的输送 (4)烟气流过低温受热面产生堵灰及低温腐蚀 (6)灰分 灰分的定义 燃烧前后灰分中的矿物质是不同的 内在灰分与外在灰分 不可燃成分、有害成分, 含量差别大(22.86 %) 灰分对锅炉工作的危害: (1)降低发热量 (2)阻碍着火及燃烧 (3)烟气携带飞灰流过受热面产生结渣、积灰、磨损、腐蚀等 有害现象 飞灰对大气的污染 二、煤的工业分析 成分—水分(M)、挥发分(V)、固定碳(FC)、灰分(A) 作用—指导燃烧调整、改善燃烧工况;煤分类的主要依据;锅炉设计时的 重要参数。 方法—通过加热、灼烧得到水分、挥发分和固定碳、灰分 (1)挥发分 定义:把失去水分的煤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带一定温度,有机物分解 成各种气体, 组成:可燃气体(H2、CO、CH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考数学必备秘笈--函数与导数.pdf
- 高考语文必备.doc
- 高考语文大阅读必备知识点.ppt
- 2012造价工程师考试必备-计价与控制主要公式.pdf
- 高中生必备的3500单词.doc
- 2013年英语四六级词汇(精华必备版).doc
- 工业锅炉能效测试与评价规则解读.ppt
- 哈工大-建筑热源-第十章 锅炉房设计步骤.ppt
- hifi入门必备基础理论大全.pdf
- 合同法必备资料.doc
- 2025江浙沪居民睡眠健康小调研报告.pdf
- 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范文.docx
- 团委活动方案(拓展).docx
- 汽车智能驾驶行业深度报告:端到端与AI共振,智驾平权开启新时代.pdf
- 小核酸行业深度:技术平台和适应症不断验证,迎来销售和临床密集兑现期-华福证券-2025.3.31-65页.docx
- 医药生物行业医疗AI专题报告二多组学篇AI技术驱动精准诊断实现重要突破-25031440页.docx
- CXO行业系列报告三寒冬已过行业需求逐步回暖-25031430页.docx
- 全国租赁市场报告2025年3月_可搜索.pdf
- 玩具行业“情绪经济”专题:创新玩法+IP赋能,重新定义玩具-华鑫证券-2025.docx
- 医疗保健行业PCAB抑制剂药物深度报告抑酸药物市场空间广阔PCAB抑制剂大有可为-25.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