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预设诱导1.doc
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预设诱导
摘 要:本文针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试图用预设这一复杂的语言现象来探讨教师应如何诱导学生增强话语理解的能力,提高阅读水平。文章从预设理论出发,并分析预设对语篇理解的作用,最后结合课堂阅读实例,提出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善于运用预设诱导策略,即增强学生预设触发语相关知识、培养语境观念、提高文化意识等来实现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阅读教学;预设;诱导;预设触发语
一、引言
在日常会话中,话语隐含是一种普遍现象且较易被理解,但当阅读别人写的文章(尤其是外国人写的文章)时,对句子隐含义的理解就较困难了,这是因为日常会话交际是双向的言语交际活动,而阅读则是靠读者本人独自完成的一种特殊交际形式。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常常会因为缺乏必要的背景知识而感到困惑,出现理解偏差,因为读者不具备作者预先假设的共同的背景知识,且在“阅读”这种特定的交际场合,读者无法要求作者给予澄清或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文章是作者思想的外在文字符号表现形式,是一个由词组成句子和话语的语言编码结果,但由于缺乏前提,读者往往局限在句子层面的意思上,不能推理出文章中的暗示或隐含(implication)。因而预设(presupposition)作为有效言语的条件,对提高读者的阅读理解能力意义重大。
因此,本文将从预设理论出发,分析预设在语篇理解中的功能,并结合阅读实例,从预设触发语、语境和文化角度试图将预设作为操作性较强的方法引入到阅读教学实践中,最终诱导学生准确全面地获得作者所要传递的信息,增强阅读理解能力,提高阅读水平。
二、预设
预设,又称“前提”,最早是一哲学课题,由德国哲学家Frege于1892年在《意义和所指》中提出。他认为,无论任何命题都存在着“一个理所当然的前提”。例如“Kepler died in misery”这一命题中,就预设着“有Kepler这样一个人”。这一预设在否定命题“Kepler didn’t die in misery”中仍然保持。20世纪50年代,英国语言哲学家Strawson发展了Frege的这一思想,他把这类现象看作是自然语言中的一种特殊的推理关系。语言学上最初对预设的研究是从语义即真值的角度进行的,我们称之为“语义预设”(semantic presupposition)。但由于语义预设具有可取消性(defeasibility)和语境依赖性等特点,许多学者越来越意识到预设也是一种语用现象而非单纯语义现象(Levinson,2001)。语用预设(pragmatic presupposition)这一概念是由Stalnaker(1973)最早提出的。他认为,预设不但与语境有关,而且同发话者有关,是发话者与语段之间的关系,而非句子和命题之间的关系。语用预设,又称语用前提,是指“那些对语境敏感的,与说话人(有时还包括说话对象)的信念、态度、意图有关的前提关系”(何自然,1997:68)。
预设对语篇理解的作用
要将预设引入到阅读教学中去,则有必要先就预设对语篇理解的作用进行一番探讨。在语篇组织过程中,发话者(作者)总是倾向于将次要信息以预设的形式加以背景化处理,作为对主要信息的铺垫和衬托,但这些被背景化处理的信息却能帮助话语接受者捕捉表层含义之外更多的信息、明确语境、以及了解语篇的连贯性等。
捕捉更多的话语信息
这指的受话者(读者)可根据某些话语片断的结构来体会发话者(作者)的语气、节奏,加以思索,推理出表层含义外未说明的隐含的某些信息。这样的情况包括像regret,realize,be surprised,或本身自带含义的manage,happen,forget等这类动词,或者是某些句型结构,像非限制性关系分句、时间分句、问句等。例如,读者从“John forgot to lock the door.”句中的动词词组“forgot to”还可推理出“John ought to have locked or intended to lock the door.”这样的含义;或在“It was in the coffee shop that they got in touch with each other.”这样的句式中,从“It is…that”这个结构判断出发话者想要强调的内容,预设他们相遇的地点是在“咖啡店”而不是其他地方。
2、明确语境,促进对篇章的正确理解
在语篇构建过程中,作者通常会将某些背景知识假定为双方共知的东西隐藏起来,当作次要信息(预设信息),作为传递真实情感或意图的基础。因此,这些背景知识也通常隐含了语篇的主旨,构成了读者理解和推理的依据,即语境条件。例如:
(1)“Elevated trains crashed; the Cooper Union clock burned abo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