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现代幼儿教育的基本观念.ppt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现代幼儿教育的基本观念.ppt

第一章 现代幼儿教育的基本观念 第一节 现代社会的幼儿教育 第二节 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 第一节 现代社会的幼儿教育 一、现代幼儿教育的萌芽 二、现代幼儿教育的意义 三、儿童观的发展 (一)什么是儿童观? (二)儿童观的发展 (三)儿童观发展的表现 四、生命全程发展的观点(现代社会儿童观的具体体现) 现代幼儿教育的意义 现代幼儿教育的意义一般可涵盖两个方面: 1、它是指现代社会的幼儿中心教育。 2、它是指社会变革时期的“完整幼儿教育” 所谓“完整幼儿”的教育,是指幼儿整个自我观念的建立,旨在促进自我生物的、认知的、情感的和社会的成熟。简而言之,在培养幼儿知、情、意和谐发展的同时,力求个体性与群体性兼顾,智力发展与社会性发展兼备,情感发展与理性发展协调。 现代幼儿教育的萌芽 1、1899年,美国著名教育思想家杜威发表了〈学校与社会〉一文,极力主张学校与教育应该社会化。(1899年由瑞典爱伦凯女士创刊〈儿童世纪〉,提出了20世纪将是“儿童世纪”的口号。 2、1907年蒙台梭利创设“儿童之家”。 儿童观发展的表现 儿童观与科学研究 儿童的独立性(现代幼儿教育的发展方向是:民主化、科学化、个性化) 儿童权益的确立 儿童观的发展 1、从古代到文艺复兴前:“被压抑的儿童观时期”。儿童的价值与权利并没有受到重视。 2、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末:儿童的灵性被发现,出现了具有发展无限潜能的新的儿童观。 (1)洛克的“白板论”:认为儿童具有巨大发展潜能与发展的可塑性。 (2)卢梭的“自然论”:认为教育应遵循儿童内在的自然法则。 (3)教育中的“儿童观”:福禄贝尔等深受这一思潮的影响。 3、从20世纪初期到现在:以儿童为中心。 以儿童为中心 从20世纪初期到现在:以儿童为中心。主张尊重儿童。 (1)在美国,杜威首创了儿童中心的教育 (2)在英国,爱伦凯提出了20世纪是儿童的世纪的响亮口号 (3)在日本,福泽谕吉等教育家提倡儿童的平等权利,反对家庭中的等级 (4)在我国,新文化运动也呼吁着新的儿童教育,促进着新儿童观的产生。 生命全程发展的观点 (一)基本观点 1、人的发展是一种整个生命发展的过程。 2、人的发展是多层次的。 3、人的发展是多方向的。 4、人的发展是由诸多因素共同决定的 (二)方法论 1、“生命全程观点”中的“过程观”,也即把人的发展看作是整个生命发展的过程。 2、“生命全程观点”包含着一种“生态观”,也即把人的发展看作是整个生命发展的连续过程,体现了一种整体观念,这种整体观念内隐含着生态学的意义。 3、“生命全程观点”包含着一种整合性的科学观。 第二节 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 幼儿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阶段: 一、孕育阶段(15世纪前):教育学尚未独立,所以幼儿教育学混杂在一些哲学、政治或者神学、伦理学之中,且为零星、片断的。More 二、萌芽阶段(16世纪—18世纪后期):在此阶段More 三、初创阶段:从十八世纪后期到二十世纪前半期,学前教育学从普通教育学中分化出来,开始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初步发展起来。More 孕育阶段 1.我国古代古书中很早就有关于学前教育的记载 (1)西汉时期。如《大戴礼》的《保傅》篇中曾记有殷周统治者如何注意胎教,如何为太子选择保傅人员,使太子“自为赤子时,教固已行矣”…… (2)魏晋南北朝时期。 2.在古代,国外也有一些哲学家、思想家很早就提出关于学前教育的一些看法和主张。 我国古代古书记载 (2)魏晋南北朝时期。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在《教子篇》、《勤学篇》中论述了对幼儿的家庭教育。用“试儿”的方法,观察婴儿期感觉—运动发展的特点。他注意胎教,指出:“婴稚(7、8个月大)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 (3)南宋朱熹编的《童蒙须知》和《小学》。也注重胎教,他认为孕妇应注意“一寝一坐,一言一念,一视一听”,以使胎儿能够“气禀正而方理全”。乳母必须有“宽裕、慈、惠、温、良、恭、敬”等道德品质。 古代国外哲学家、思想家 古希腊的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前437)。在他的著作《理想国》中,提出了关于学前教育的思想。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2—前322)在《政治论》中,主张学前教育和胎教(即优生) 罗马教育家昆体良在《雄辩术原理》中指出:“婴儿时期的所得就是青年时期的收获,凡是每个儿童应该学习的东西就应早点开始” 柏拉图关于学前教育的思想 他指出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凡事之开始,为最重要之点,而于教育柔嫩儿童,则更宜注意。盖其将来人格之如何,全在此时也。” 他第一次提出了学前社会教育的主张。 他还提出学前儿童的游戏和讲故事活动。 亚里士多德关于

文档评论(0)

书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