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兆光中国学术史.docVIP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学术史专题》授课大纲 葛兆光 第一讲:经学史的研究方法 【选读文本】 1,《礼记.大学》(用朱熹《四书集注.大学章句》);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右经一章 2,《春秋谷梁传》定公十年传(《十三经注疏》本) (经)春,王三月,及齐平。夏,公会齐侯于颊谷。公至自颊谷。 (传)……颊谷之会,孔子相焉。两君就坛,两相相揖,齐人鼓噪而起,欲以执鲁君。孔子历阶而上,不尽一等,而视归乎齐侯,曰:“两君合好,夷狄之民,何为来为?”命司马止之。齐侯逡巡而谢曰:“寡人之过也。”退而属其二三大夫曰:“夫人率其君与之行古人之道,二三子独率我而入夷狄之俗,何为?” 罢会。齐人使优施舞于鲁君之幕下。孔子曰:“笑君者罪当死。”使司马行法焉,首足异门而出。齐人来归郓、讙、龟、阴之田者,盖为此也。因是以见:虽有文事,必有武备。孔子于颊谷之会见之矣。 【讲义】 引言:关于经学、经学史 经学最后一段历史——清代经学的危机。(1)乾隆时代考据学风的两种倾向:“六经皆史”与博学风气。(2)嘉庆以后的今文经学:把古代经典当政治哲学,对古文经典的历史学质疑。(3)1905年废除科举,建立大学制度。 经学衰落并不意味着经学史的衰落。那么,“经学”是什么,“经学史”是什么呢? 一,什么是经学? 《尚书》、《春秋》、《诗经》、《仪礼》、《周易》等之所以成为“经”,是因为:一,它们本来就是古代比较流传的经典,二,它们是儒家用来进行知识教育的基本教材,三,才是用来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建立政治意识和政治制度的基础的“经”。 什么是经学?(一)以儒家推崇的五经(汉代说法)、九经(唐代说法)或十三经(始于宋代)为基本经典、基本教材和考试模板,进行学习和教育,(二)以这些经典的标准解说为真理惟一依据裁判一切,(三)以“疏不破注,注不驳经”的原则,以小学即语言训诂之学和历史学即考据之学,对它进行解释和阐述,在传统时代作为政治意识形态的基本依据和读书人的基本知识的这门学问。 二,传统经学史三类著作的检讨 传统的经学史论着,周予同先生把它们分成三类: 第一类,以“人”为中心的。第二类,以“书”为中心的。第三类,以“典章制度”为中心的。晚清皮锡瑞的《经学历史》虽然简略,却是第一部合格的经学史。 三,经学史中值得注意的大关节处 那么,作为历史的经学史,应当注意的大关节处是什么呢? 一,经何以成为经? 二,关于今古文之争。 三,重大历史变故对经学的影响与经学的回应。 四,经典不断重新解释中的紧张和冲突。 四,什么是中国经学诠释的特色? 中国儒家经典的解释,有这样几个方面相当特别: 第一,它们是用汉语记录的文献,因此解释首先建立在汉字基础上,有所谓的“小学”。 第二,古代各种儒家经典,在历史、制度、思想等等方面,经过诠释者的诠释形成了互相支持和互相证明的关系。 第三,经典解释的最终指向,是世俗的政治、伦理和仪制,而不是宗教的神迹、天启和崇拜。 五,经学史研究方法例释(一) ——诠释史的变迁:以《诗经》为例 《诗经》史上,有四个问题很重要:第一,《诗经》是怎么来的,谁编的?第二,《诗经》最初的解释是怎样的,它怎样奠定了解释的基调?第三,《诗经》是什么时候,被什么人作了重新解释,这种重新解释怎样改变了理解的基础?第四,《诗经》的解释怎样走出了传统经学的范围? 陈启源《毛诗稽古编》三十卷。 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三十二卷。 陈奂《毛诗传疏》三十卷。 陈寿琪《三家诗遗说考》。 六、经学史研究方法释例(二) ——文本和文字的考证:以《大学》诸本为例 从经学史上来看,它有很多问题,其中,第一,它原来是一篇,还是分经和传?第二,到底是“亲民”还是“新民”? 七、经学史研究方法释例(三) ———在历史和价值之间选择:以《谷梁传》定公十年记载为例 参看《史记》卷三十三《鲁周公世家》、卷四十七的《孔子世家》的记载。 【讨论题】: (一)经学史在学术史和思想史中的意义 (二)中国古代经典解释的价值和意义 (三)经学史中,在真伪和是非上有什么冲突,这种冲突能够化解吗? 【一般参考书】 皮锡瑞《经学历史》(周予同注本,中华书局,北京,2004年重印) 周予同《周予同经学史论着选集》(朱维铮编,增订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本田

文档评论(0)

you-y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