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城镇生猪繁育养殖申请报告.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一、维西塔城镇基本情况 塔城镇地处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风景名胜区腹心地带,位于迪庆藏族自治州州府香格里拉南面,维西县城保和镇东北部,东与香格里拉县五境乡、上江乡临金沙江相望,东南与玉龙县塔城乡毗邻,北与德钦县拖顶乡、霞若乡相连,南与维西县永春乡、西及西南与维西县康普乡、白济汛乡、攀天阁乡接壤。镇政府驻地塔城村距县城保和镇73公里,距丽江市市府165公里,距州政府驻地香格里拉县城建塘镇123公里,距省城昆明720公里,塔城镇地处维西、香格里拉、德钦、玉龙县四县交界处,是“鸡鸣四县”的结合部。 交通位于香维油路中段,是县城保和镇至香格里拉的必经之地,维西县的东大门,具有很好的区域优势。 塔城是历史上著名的茶马古道重镇,是由云南进入西藏地区的主要交通路线之一,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唐初,居住在青藏高原的吐蕃王朝势力东渐,在金沙江上架设铁索桥,建立铁桥节度使,足见塔城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如今,金沙江两岸由桥梁连接后,塔城作为香格里拉、德钦、维西、丽江的交通枢纽已经无可厚非,而且塔城作为两地四县物资集散地的地位日渐鲜明起来。 —— 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塔城镇辖7个行政村,120个村民小组。2008年末总户数3492户(其中农业3368户,非农128户),总人口15993人(其中农业人口15167人,占95%),由藏族、傈僳族、纳西族(其中有隶属纳西族支系的玛里玛萨人)、彝族、普米族、白族、回族、汉族8种民族构成。占有国土面积807平方公里,总耕地18857亩(其中旱地13829亩,水田5028亩),全镇粮食总产量687.56万公斤,人均有粮453公斤,经济总收入3540.85万元,人均纯收入2504元。辖区内设中学1所,小学41所,卫生院1所,村卫生室6所,农家卫生室26个。 地形地貌特征 全境地处横断山脉的云岭纵谷地区,区内地势起伏变化大,地形支离破碎,山体狭窄,河流纵横交错,河谷深切,山峰高峻。地势南高北低,金沙江支流——腊普河由南向北转东贯穿全境,居住地最高海拨2850米,最低海拔1920米,相对高差920米。镇政府所在地地处腊普河中下游坝区,属维西县最大且平整的河谷坝区。 气候特征 塔城镇因地处三江挟两山地区,属中温带低纬季风气候,孟加拉湾湿热暖流水气东移,与滇藏冷空气相汇合,产生雨雪,同时也受伊朗干旱气流的影响,常常呈现早春洪。气候特征是夏秋雨热同期,冬春日光充足。境内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年平均降雨量850毫米,年平均气温15℃。 二、项目建设的依据 维西塔城镇畜群资源丰富,生猪养殖业有着较悠久的历史,尤其是当前国家和省、州、县对畜牧业生产的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决心把畜牧业作为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来抓,使我镇生猪养殖业快速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提供了较好的机遇。 目前,塔城镇农民养猪积极性较高,在畜群结构中,生猪存栏占家畜总存栏数的52.4%,具有较大的资源优势,但经营分散、投入不足,规模小、效益低,与生猪及其产品的巿场需求和我镇养猪业发展的预期目标还有很大差距。 项目建成后,将会快速带动我镇及周边地区发展,给我镇发展养猪业注入活力,为养猪业向产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奠定基础。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养猪业在我镇畜牧业发展中一直占主导地位,但由于资金缺乏,用于畜牧业发展经费短缺,致使规模化养殖发展缓慢,缺少带动养猪业发展的养猪大户。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的规模化养猪业,对于加快畜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全面分析养猪业生产现状及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依托和加速利用现有资源优势,逐步扶持培育一批养猪能手和养猪大户,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促进养猪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二)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猪肉在肉食品消费结构所占的比例一直名列首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猪肉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为了满足消费需求,就必需不断提高生产能力。 维西塔城镇具有较好的交通、通讯和自然条件,气候适宜、森林茂盛、生态平衡;种植结构以水稻为主,玉米、小麦为辅,有丰富的野生饲草资源、适宜的人工牧草栽培条件、农副产品资源,饲料来源广泛,具有得天独厚的养猪产业发展条件。 从巿场供需分析,塔城镇目前每年在巿场上供应消费的猪肉在2000头以上,加上山区非上巿供应消费的部分,仅塔城镇境内就有每年近3000头白条猪的巿场需求。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消费能力不断提高,巿场需求还会进一步扩大。与维西县域内猪肉产品巿场供需状况相一致的是,我镇猪肉产品的生产还不能满足当地巿场需求,其中一部分还从周边地区购入供应。在具有较大的本地巿场空间的同时,高海拔地区德钦县历史上便与塔城镇农民有着密切的生猪买卖关系,具有较大的巿场潜力。 扶持培育一批养猪能手和养猪大户,逐步带动全镇养猪业向产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从而

文档评论(0)

189****356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