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特色苗木容器育苗技术创新中心申请报告.doc

宁夏特色苗木容器育苗技术创新中心申请报告.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的和意义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基础。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弘扬生态文明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上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而提高森林生产力、发挥森林三大效益和实现森林永续利用的关键在于如何保证和提高造林成活率。林木种苗是造林最基础的生产资料和保障,为了有效地解决造林成活率问题,当前采取最好的形式是利用容器育苗造林。 容器育苗是在装有营养土的容器中培育苗木,是当代世界林业的一项较先进技术。容器苗的根系在容器内形成,造林时苗木带着完整的根团载入造林地,栽植后没有缓苗期,造林成活率高,成林快;容器育苗所用的营养土可以根据苗木的生长发育特性特别配置,苗木生长快,育苗周期大大缩短;容器育苗不受季节控制,可以周年生产,随时可用于造林绿化,延长了造林绿化时间,造林因为有了容器育苗而不再受季节限制;此外,容器育苗还有利于实现育苗机械化。因此,目前许多国家都大力的推广容器育苗,使其成为规范化育苗的必要手段。我国采用容器育苗时间短,但发展势头较大。尤其是随着现代林业建设的推进,容器育苗在苗木生产中赋予了新的内容,特别是在特色苗木新树种的快速繁育和推广应用方面,在城市绿化和工程造林方面,应用前景更加广阔。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与任何一项产业的发展一样,对于在我区发展苗木培育来说,更是离不开科技支撑和技术创新。只有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层出不穷的科技创新,才能不断培育苗木新品种,提高苗木质量,为生态环境的建设提高有力的保障。因此,为了不断加强对苗木培育新品种开发的科技支撑,解决苗木培育发展中生产规模小、基础条件差、科技含量低、技术人才少等“瓶颈”制约,依靠科技,依托苗木培育和企业的产业化经营措施,推动苗木培育技术升级,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和地方经济发展,我们结合实际,提出在我区建设宁夏特色苗木容器育苗技术创新中心。 国内外技术、产业发展现状、趋势和需求 (一)国内外技术、产业发展现状、趋势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人工造林和森林更新发展较快,所需要的苗木急剧增加,而传统的露天裸根育苗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不能满足造林的需要,于是在裸根育苗的同时,一套新的育苗技术即容器育苗发展起来了。由于容器育苗造林的优越性,世界各气候带的不少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生产,到80年代容器苗生产得到迅速发展,其中以高纬度地区研究和应用最为成功,如加拿大、瑞典、挪威等,芬兰、南非、巴西容器苗比例也较大。1994年瑞典用容器苗造林在造林中的比重已达60%,并且容器苗实现了机械化、工厂化、温室化;芬兰用容器苗造林占到50%;巴西是容器育苗发展最快的国家,容器育苗占到总育苗数量的92%。我国早在20世纪50年代,广东就已开始桉树、木麻黄等容器育苗。到70年代后期,容器育苗技术得到不断改进和提高,研制和使用了多种类型的育苗容器,基质配制和容器苗培育技术也逐步趋于完善。综观国内外容器育苗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各树种最佳的容器选择、基质、容器苗的根系变形以及苗木的培育技术等方面。 用于培育苗木的容器类型十分多样,大致可分为4大类:塑料容器(塑料薄膜、硬塑料杯、穴盆)、泥容器(营养砖、营养钵)、纸容器和无纺布容器。制作育苗容器的材料主要有:聚氯乙烯和聚脂类塑料、纸、泥炭等,按其化学性质可分为能自行降解腐烂和不能自行分解2类,前者在造林时苗木与容器不必分开,后者则需去掉容器后方可造林。我国生产上应用较多的是塑料薄膜容器。这种容器的最大优点就是成本低,适用于百日苗,但是遇到培育时间较长,木质化程度高的苗木则容易造成窝根,且容器极易破碎,不利于机械化作业。纸杯容器由于折叠后便于贮运,可带筒定植,无需去杯或划袋,也使顶芽、针叶少受损伤,且蜂窝纸筒无间隙,装土工效高,省地又减少水肥淋失,因而有着广阔前景。 育苗容器的形状有圆柱形、棱柱形、方形、锥形、蜂窝状等,其规格因树种、培育时间的不同差异较大。生产上,在保证造林效果的前提下,可采用小规格容器,薄膜容器用于培育3~6个月苗木,以直径4~5cm,高10~12cm为宜;培育一年生苗,以直径5~6cm,高12~15cm为宜。以培育小苗为主的容器育苗,则采用锥形单管硬质容器较好,不仅可随时进行苗木分级,而且也可根据苗木的生长情况随时调整密度。容器规格对苗木生长有显著的影响,其趋势是在一定范围内容积增大,苗木地径、重量均相应增长,但对苗高影响不显著,适当增加容器直径,相应降低容器高度可以有效地促进苗木地径生长。 基质是容器苗生产的基础,基质的合适与否,直接关系容器苗生产的成败,因而成为容器苗研究的重点。砂砾可以说是最早的栽培基质,随后SalmHorstmar进行了用石英、河沙、水晶、碎瓷、纯碳酸钙、硅酸以及活性炭作为燕麦的生根基质试验,蛭石被Woodcoc

文档评论(0)

189****356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