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篇 概 述
1.1 项目概况
1.1.1 项目名称:某县环境卫生管理局办公综合楼灾后恢复重建工程
1.1.2 建设性质:灾后重建
1.1.3 建设地点:某县陵江镇桂花树巷2号
1.1.4 建设规模:总建筑面积1527
1.1.5项目建设投资:总投资245万元。
1.1.6资金来源:中央财政灾后恢复重建资金245万元。
1.1.7 项目申报单位:
1.1.8
1.2 项目业主简介
某县环境卫生管理局成立于2003年9月,由原某县环卫园林公用设施管理局改革分设而成,属全额拨款副科级事业单位,隶属县城管局,内设“一所一室两股两队一公司”,即清扫所、办公室、财会股、收费股、环卫监察中队、环卫车队、环卫汽修公司。单位位于陵江镇桂花树巷3号,机关占地3000平方米。县编委核定编制人数为85人,现有职工252人,其中正式工56人,合同工196人。有环卫作业机动车19辆(洒水车2辆、压缩式垃圾车1辆、垃圾清运车3辆、长安垃圾清收车9辆,汽油三轮车4辆),公务用小汽车1辆。
根据《四川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之规定,某县环境卫生管理局的主要职责和任务是负责每天对城区100万平方米的主要街道、广场进行清扫保洁,对县城日产的100吨生活垃圾进行及时清收、清运和无害化处理,对城区损坏环卫设施、乱倒乱丢行为进行监察,管理公厕5座,组织征收生活垃圾处理费。2003年成立了“四川省某县市政园林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组织实施县城生活垃圾处理厂的建设和生产管理。
1.3 编制依据
1.3.1 《
1.3.2
1.3.3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5.12”
1.3.4
1.3.5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HYPERLINK /html/2008/3/yi6225823142380021285.htmlJGJ67-2006;
1.3.6
1.3.7 某县
1.3.8 《某县
1.3.9
1.3.10
1.3.1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HYPERLINK /KAOSHI/JIEGOU/fxzl/200801/32835.htmlGB50009-2001);
1.3.12
1.3.13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
1.3.14
1.4 编制背景
1.4.1 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里氏八级特大地震(本报告简称5.12特大地震)是一场巨大的灾难。地震对阿坝、成都、德阳、绵阳、广元等市(州)造成巨大的破坏,而且还在四川省和邻近省市造成大范围破坏,其影响甚至涉及到全国绝大部分地区乃至境外。5.12特大地震给四川等灾区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使我国13亿人都为之悲痛欲绝,全世界都为之动容。对于广大灾区,尽快开展灾后重建,恢复人们的生活和经济发展,是目前最为紧迫的任务。因受5.12汶川大地震影响,某县受损严重,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3亿多元。全县死亡8人,受伤225人,其中重伤83人,垮塌房屋1.67万户、6.14万间,5.55万人无家可归,死亡牲畜、家禽30头(只),受损水库98座,毁损各种小型水利、沼气等设施3万余处,毁损公路2922公里,损毁电力、通讯设施价值3260余万元,119所学校和255所医院受损严重,损毁校舍16万余平方米,倒塌病房1.42万平方米。
项目所在地——某县陵江镇,受此次地震灾害影响,某县环境卫生管理局办公楼已成D级危房不能继续使用,单位一直在院内搭建的简易帐篷中办公,也无场所召开会议,给工作带来极大的影响,目前靠租其它单位会议室开会。同时,给县城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和灾后防疫工作均带来很多不利因素,解决这一问题迫在眉睫,刻不容缓,某县环境卫生管理局办公综合楼急需重建。
1.4.2 国家为尽快恢复灾区基层重建,加快经济发展,大力推动基层建设。国务院在《国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工作方案》中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优先恢复重建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和公共服务设施”,这不仅是每一个受灾地区灾后重建工作的优先选择,也是各项建设的重中之重。
1.5 编制原则
1.5.1
1.5.2 以人为
1.5.3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该项目的建设应既要考虑当前实际情况,又要着眼于
1.5.4
1.6 编制范围
针对项目的特点、任务与要求,对其建设的背景、社会需求状况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在项目建设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对项目的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建设资金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安排。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初步分析论证了本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经济的合理性与实施的可行性。对工程建设的可行性、必要性、工程方案、环境影响评价、投资估算、资金筹措、财务和社会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阐述。其主要内容如下:
(1)现状分析及工程建设的必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