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谈谈专业翻译和学科建设问题
2011 年 11 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这一重大战略纲领立足我国的文化传统和文化资源,明确了文化发展的根本性质、基本路径和未来前景。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要将这一战略目标落到实处,就必须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的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因此“提高文化开放水平,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被列入了“文化强国”必须遵循的重要方针。
在世界文化交流的过程中,翻译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构建并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了解、借鉴与尊重。在全球化日益加快、多元文化共存的语境下,中国文化要走向世界,得到世界的关注、认可与重视,同样也离不开翻译。尤其是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提出,赋予了翻译更为重大的使命和责任。这样的发展格局给我们带来亟待思考的问题:应该如何发展当前繁荣的翻译事业?如何深化翻译研究?如何加强翻译学科建设?下面就如何加强翻译研究,拓展研究视野,进一步推进翻译学科向系统化、科学化发展提出几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深圳翻译公司
一、要立足历史、关注现实
翻译的历史就是人类文化的发展交流史。因此对翻译的研究,应该以历史为本,着眼于翻译在历史空间的衍变进程,突破对某种翻译概念、翻译标准或翻译方法的局限性讨论,将其放到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去加以考察,理解翻译的本质、意义、价值、作用。大规模的翻译活动总是出现在历史的重大转折点,因为翻译活动往往处于文化交流,乃至宗教和社会变革的先锋地位,这在根本上决定了翻译与重大社会实践之间深刻的内在关联。如今,我国也正处于实施国家文化发展战略、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时刻,翻译活动与各种重大社会问题密不可分,翻译研究必须要关注并解读翻译活动在现实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价值和作用。翻译活动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和身份?应该怎样进行翻译规划和管理?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翻译策略和方法?这些问题具有迫切而重大的现实意义。而对它们的思考和研究必须置身历史的发展中,坚持翻译研究的历史发展观。翻译的学科建设也必须立足历史、审视现实,在开放、动态的翻译观基础之上,反思并探索翻译不断超越局限、不断延续、扩展文明的开放性内涵。
二、要进行平等、双向的交流深圳英语翻译
翻译研究应该关注并推动中外文化之间进行平等、双向的交流。这一方面意味着翻译和翻译研究要以开放的心态来面对异质文化与文明,积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认识并弥补自己的局限;另一方面则意味着要走向他域、融入世界,把中华文化的优秀成果持续地、有效地介绍给世界,增进世界对中国的了解,维护人类文明进步的多样性。长期以来,我国的翻译活动都是以外译汉为主,多关注外国作品的译入,而对本国作品的译出缺少重视和研究。在新的历史时期内,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翻译研究要积极回应这一战略意识的调整,改变旧式、单向为主的交流模式,在对话时坚持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尤其要注意的是,翻译研究在理论层面也亟待构建平等、双向的发展模式。近二十多年来,中国翻译研究界把很多精力放在了引进西方翻译理论上。有些基于西方语言文学传统的理论或许并不适合我们的汉语言文学传统。而且,当西方理论资源枯竭的时候,我国翻译研究很容易遇到瓶颈。另外,目前建立在“译入翻译”(in-coming translation)上的译学理念很难有效地指导今天的“译出翻译”(out-goingtranslation)。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译出翻译”的投入和研究,将中国化的本土经验和理论与西方翻译理论相结合,汲取精华,让中国的翻译研究在传承和发展的良性循环中不断繁荣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将翻译研究扩展到一个更广阔的天地,真正地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三、要加强翻译人才的培养
翻译人才培养是实现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尽管通过翻译本科专业、翻译硕士专业、二级学科翻译学的自主设置,翻译方向博士后流动站的建立等,已经培养了一批翻译人才。但是直面未来的战略需求和历史使命,翻译人才培养应进一步结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定位、发展方向、策略等方面进一步优化与完善。
首先,翻译学研究者和指导教师应不断增强学科意识和理论意识,以战略的眼光来关注和发展翻译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互动和联系,加强与“文化强国”关联比较密切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跨学科整合研究。其次,翻译人才培养要根据国家文化发展战略提出的新要求,关注翻译事业的新走向,不断更新翻译教学的理念,革新翻译工具、翻译技术、翻译手段,同时也要关注相关科学技术的新成果、新文化市场新媒介手段的产生和发展。
再者,要重点培育一批高水平、专业化的翻译团队,积极推动与国外及中国港澳台地区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学术互访、科研合作、国外研修、联合培养、中外暑期学校等方式,培养造就一批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