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管理(KnowledgeManagement).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知識管理 (Knowledge Management)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 論語為政篇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 老子:道德經 Knowledge is Power. 知識就是力量。 Knowledge is Wealth.知識就是財富。 In today’s economy, the most important resource is no longer labor, capital or land; it is knowledge. -- 彼得?杜拉克 Peter Drucker (1909-) (在今日的經濟,最重要的資源不再是勞力、資本或土地,而是知識。) If I have been able to see further, it was only because I stood on the shoulders of giants. -- 牛頓 Sir Isaac Newton (1643-1727) (如果我能夠看得更遠,那只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The illiterate of the 21st century will not be those who cannot read and write, but those who cannot learn, unlearn, and relearn. – Alvin Toffler 第三波 “The Third Wave” (1991) (21世紀的文盲,不是那些不能“讀和寫”的人,而是那些不能“學習、忘卻所學及再學習”的人) 綱要 一、知識的定義 二、知識管理的定義和歷史 三、知識管理的迷思 四、知識管理的研究架構 五、知識管理的目標和困境 六、知識管理策略 七、知識管理流程 八、知識地圖 九、智慧資本 十、知識管理系統 一、知識的定義 知識的情境: 人和組織,例如: 經驗、判斷、專家。 資料的情境(context): 事件(event)。 資訊的情境: 問題(problem),例如: 決策、改革、競爭。 內隱(tacit)知識: 只能“意會”無法言傳的知識。 技術(know-how): 騎腳踏車、揉麵包。 認知層面: 心智模式、信仰、認知。 外顯知識: 可以言傳。 圖8-2: 知識的其他分類 知識的轉移 共同化(socialization): 從個人的內隱知識,轉移到其他人的內隱知識。主要是流程導向的know-how知識、廣泛的創造新知識。 外部化(externalization): 從個人內隱知識,轉移到其他人或群組的外顯知識。主要是內容導向的know-what知識、集中的吸收新知識。 組合化(combination): 從外顯知識轉移到外顯知識。內容導向的know-what知識、廣泛的創造新知識。 內部化(internalization): 簡稱內化,從他人或組織的內隱知識,轉移到個人的內隱知識。主要是流程導向的know-how知識、集中的吸收新知識。 圖8-3: 知識的轉移; 圖8-4: 知識的轉移 (工作領域、工作導向) 知識的轉移 (cont.) 金庸倚天屠龍記張三丰教張無忌太極劍: “張三丰傳給他的乃是劍意,而非劍招。要他將所見到的劍招忘得半點不賸,才能得其神髓,臨敵時以意馭劍,千變萬化,無窮無盡,倘若尚有一兩招劍法忘不乾淨,心有拘囿,劍法便不能純。” [說明“內化”: 從外顯知識 ? 內隱知識] 通用汽車(GM)公司,規定其工程研發部門人員和行銷人員,每月要有幾小時,在客服中心,觀看處理顧客服務的情形,但不必寫任何報告,即要求將觀察結果內部化。 知識的轉移螺旋循環: 知識的轉移在上述四種轉移中進行,且不斷擴大。 二、知識管理的定義和歷史 定義1: 用管理及系統方法,收集、創造、處理、組織或分享企業的知識資產,以支援企業功能、決策或資本價值。 定義2: 一門學科,提倡合作與整合的方法,以產生、獲得、組織、存取、使用企業的資訊資產。這些資產包括資料庫、文件,還有最重要的是,無法獲取的個人經驗和內隱知識。 (美)總統柯林頓: “知識經濟基於科技,首重創新,由冒險進取精神驅動。” 圖8-6: 知識管理的功能。 知識管理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哲人,如中國的孔子孟子,西洋的蘇格拉底等大思想家。 三、知識管理的迷思(myth) 張忠謀[2001],於行政院演講“破解知識經濟之八大迷思”。 迷思一: 美國近年來的經濟繁榮,主要為知識經濟所賜? 解答: 主要為美國政府財政與貨幣政策、美國為全球化的受惠者。 迷思二: 美國經濟急退燒,科技業受重創,知識經濟已消滅? 解答: 今日美國經濟轉緩,只是週期循環的現象。 迷思三: 知識經濟的重點是知識? 解答: 重點是轉

文档评论(0)

企管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