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道而行的领导力.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顺道而行的领导力 ——庄子对现代管彈的启示 庄子尊崇“无为而治是最好的管理”他及其后学中的黄老派认为,“顺道而行”是理想领导者最完善的品质之一,是他们进行组织管理的一种最高行为原则。 庄子以传说中的上古社会为原型设计的理想社会,是以自然和社会有机统一,人的天性自由、和谐、不受外力束缚和无为而治为主要特征的社会,它合乎“道”和人性,合乎宇宙的自然秩序。它不同于儒、墨等家所宣扬的由圣人来管理的、具有理想等级秩序的专制社会。 以伯乐管理马的过失之一为例,马蹄可以践踏霜雪,马毛可以抵御风寒,它吃草饮水,举起脚就能跳得很高,这是自然赋予马的本性。如果替它筑个高台或华屋,对它是没什么用的。 但是,伯乐出现后,说:“我最会管理马。”于是,他用铁器来烧灼它,用剪刀来剪马毛,用刀凿来刻削蹄甲,在它身上烙上印记,用络头绳索把它们绊连起来,把它们编队排在厩房马槽旁。这样,马便死去十分之二三了;又让它们挨饥受渴,让它们狂奔迅跑,使它们的步伐整齐划一。前头有勒口辔衔的祸害,后头有皮鞭竹荚的威胁,这样,马就死掉大半了。然而,世世代代还称赞道:“伯乐会管理马。”这也是和管理天下的人一样的过失啊!(《马蹄》) 管理者自身要“顺道而治” “顺道则治,逆道则凶”这一思想可说是领导者在组织管理中必须首先理解的一项基本原则。这在战国后不久的历史时期中即得到了印证:秦始皇为了在自己这一代巩固不可动摇的统治基础,不顾国家长期分裂、人民不胜负荷之苦的现实,不断强制推行超过合理度的一系列政策。这些逆道而行的做法,不仅使他企图将帝位传至千代万世的梦想成空,而且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相反,汉初的曹参、汉文帝、窦太后、汉景帝等都尊崇黄老之术,清净无为,与民休息,对于社会的各种生产活动和百姓的生活尽量不加干涉,任其自然发展:很快恢复和发展了生产力,形成了“文景之治”。 如果在组织管理中,领导者摆脱了因权势、名誉和利益之争而带来的束缚,尊重自己内在的生命真性,便能做天地的朋友。这样,他不仅可以虚静无为,让组织处在承受“道”的活力的自动化运作之中,使管理成为轻松自如的准艺术性活动,也更易达至成功的彼岸;而且,他的人生也如奔腾的江河融汇于大海之中,因获得精神的自由和审美的视野,而成为一种艺术化的人生。 对部属“至仁无亲” 庄子主张“至仁无亲”,即最大的仁爱是超乎亲爱,是无所偏爱的。也就是说,圣人要效法造物者的爱人。造物者(道)造出了天地万物,又给予永无休止的活力,使各类生生不息。圣人的爱人永不休止,也是取法于此。 (《知北游》) 理想的领导者应该学会效法自然和出于本性的爱。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没有自己偏私的功利目的,和部属无贵贱之分。 整体的合力大于各部分之和,如果领导者对部属一视同仁,便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组织的合力;如果领导者偏爱一部分人,暴露了自己的私心,不但会使另一部分被冷落的人丧失工作热情,甚至连受偏袒的人也会背叛他。无论怎样,都会影响组织的整体力量。所以,英明的领导者应该公平无私地对待部属。 庄子“至仁无亲”的原则,还要求领导者和部属保持不亲不疏的距离,不以自身的德行招来众多的追随者。因为制造追随效应的领导者会成为劳形自苦的人,也会使追随者丧失安宁的本性。 择用人才首选德行 庄子指出,理想的领导者在择用人才时也应该以“道”这把最高的尺度来衡量,凡合乎“道”的,即具有内在德性的人,才是上等的人才;而不合乎“道”,一味炫耀智巧,或拘于爵禄、礼节、名誉等外物的人则只能算次等的人才,或根本不是人才。 勿为炫耀于外的东西所迷惑。庄子去见鲁哀公。哀公说:“我鲁国的人都修儒术,没有什么八修你的道术呀!”庄子说:“鲁国的儒士很少呀!” 哀公说:“你没有看见全鲁国的人都穿儒服吗?怎么说少呢?”庄子说:“我听说:‘儒者戴圆帽,是表示知道天文;穿方形鞋,是表示知道地理;佩彩带、系玉块是表示他临事而决断。’君子有了儒者的修养,未必穿这种服饰;穿这种服饰的,未必有儒者的修养。你既不以为然,何不号令于国中说:‘不懂儒术而擅穿儒眼者处死罪。’就知道他们是否真懂儒术了。” 于是哀公下号令,经过五天,整个鲁国只有一个男子敢穿儒服,站在朝门前。哀公召来询问国事,千转万变对答不穷。庄子说:“整个鲁国只有一儒者,可以说多吗?” (《田子方》) 庄子帮助鲁哀公鉴别儒者的寓言说明:领导者不要为人炫耀于外的东西所迷惑,而要以内在的德行为依据来发掘出对组织真正有用的人才。 勿选锋芒毕露之人 庄子认为理想的领导者实行“无为而治”。相应地也应该选择内敛德性而不是锋芒毕露的人做主管大臣或继承人。他说:“只有不以天下为己所用的人,才可以把天下寄托给他。” (《让王》) 庄子指出,喜欢炫耀智巧的人中,有很多奸佞之徒,他们为人行事通

文档评论(0)

白领文档(原创)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