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D50T吊钩桥式起重机设计计算书.doc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QD50/5T吊钩桥式起重机 设 计 计 算 书 一、主梁校核计算 本台起重机根据经验法初定主梁截面,然后根据最终整机设计结果,对主梁强度、刚度及疲劳进行校核计算。 一、主梁截面惯性距 1、确定主梁的截面特性: 主梁截面及受力情况如图示: 经计算主梁特性如下: 惯性距:IX=2.5857×1010mm4; Iy=4.828×109mm4; hX=866mm; hy=375mm b=4000mm; 当小车位于左端位置时: x=2725mm 二、根据设计结果,已知参数有: 1、型式:QD型吊钩桥式起重机 2、额定起重量:Gn主=50t 3、跨度:S=10.5m 4、起升高度: H主=12m 5、起升速度:Vn主=1.8m/min 5、起重机(大车)运行速度:Vk=25 m/min 6、小车运行速度:Vt=18m/min 7、小车重量:G小=10.5t 8、小车轮距:b=4m 9、工作级别:中级(A5) 10、材料的选择及其力学性能 根据本台起重机的用户要求,主要承载件选用Q235B钢,选用板厚≤16mm的板材,其屈服极限:σs=235×106N/m2;强度极限为:σb=(375~640)×106N/m2(计算时取为σb=550×106N/m2);弹性模量E=2.1×1011N/m2。 三、载荷系数的确定 1、动载系数ψ2的计算 计算公式:ψ2=1+bv v—起升速度(m/s),根据已知条件,主起升最大起升速度为:V=5.0m/min; b—操作系数,根据设计手册,因本台起重机起重量较高,因此取b=0.8; g—重力加速度(9.81m/s2) y1—起升载荷引起的静变位(m),y1= Q—起重量(N) L—跨度(m) E—材料弹性模量,为;2.1×1011N/m2 I—截面惯性矩(mm4),已知I=2.5857×1010mm4 代入已知参数,可得y1==140mm=0.14m; λ0—静变位,λ0=δ绳× δ绳—钢丝绳截面应力,根据设计手册,取240MPa H—起升高度,12m E绳—钢丝绳弹性模量,根据设计手册,取1×105N/mm2 代入已知参数,得λ0=δ绳×=240×=38.4mm=0.0384m 将以上相关参数代入,则ψ2=1+bv =1+0.8×(5.0/60)× =1.05 2、运行冲击系数ψ4的确定: 因大车最大运行速度V=25m/min=25/60=0.4m/s, 根据设计手册,可确定ψ4=1. 3、起升冲击系数ψ1的确定: 根据设计规范,ψ1可在0.9≤ψ1≤1.1 范围选取,考虑到本台起重机实际使用情况,取高值,可取为ψ1=1.1。 四、计算载荷的确定 主梁由于桥架(半个桥架,不包括端梁)自重引起的均布载荷: = =0.773×104 (N/m) 主梁的计算载荷: =1.1×0.773×104=0.85×104 (N/m) 作用在一根主梁上的小车两个车轮的轮压值: P1=3.243×105 (N) P2=3.636×105 (N) 考虑动力系数的小车车轮的计算轮压值为 =1.05×3.234×105=3.3957×105  N =1.05×3.636×105=3.8178×105  N 五、强度校核计算 1、正应力校核 1)计算主梁垂直最大弯矩 (Nm)  该起重机为闭式司机室操纵,其重量(包括司机室连接架)为 G0=0.926×104N,重心距支点的距离为=2.3m;一套运行机构的重量为G1=4.92×104N,重心距支点的距离为=2.4m。 将各已知数值代入上式计算可得:   =3.317×106(Nm) 2)计算主梁水平最大弯矩 (Nm) 式中 g=9.81m/s2 ——大车起动或制动时的平均加速度,根据起重机设计手册和起重机使用情况=8s, 则 ==0.14 m/s2; 在垂直载荷作用下的跨中最大弯矩,但不计算和,由下式计算得 (Nm)   =3.17×106(Nm) 因此得主梁水平最大弯矩: =0.025×106 (Nm) 3)由于垂直和水平方向最大弯矩同时作用,在主梁跨中截面的盖板中引起的最大正应力根据下式计算: [σ]Ⅱ 式中 ——主梁中间截面对水平重心轴线x—x的抗弯截面模数,其近似计算如下: = =0.031 (m3) = =0.014 (m3) 由此可得: =108.8(N/m2)=108.8MPa<[σ]= 176.7Mpa 注:[σ]-许用应力,根据设计规范,按第二类载荷组合计算,[σ]Ⅱ == =17

文档评论(0)

晓风迷梦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